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公基 > 2016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基备考:刑法之遗弃罪的概念和特征

2016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基备考:刑法之遗弃罪的概念和特征

2016-06-21 11:55  |  华图网校  |  责编:华图在线 点击收藏

   2016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如火如荼,准备跻身事业编的小伙伴也在紧锣密鼓地备考学习当中,特此,华图特别为考生整理了2016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基备考:刑法之遗弃罪的概念和特征,预祝您考试顺利!更多资讯请关注“华图网校资料”

  2016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基备考:刑法之遗弃罪的概念和特征

  相关阅读:2016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牛刀小试汇总篇

  本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1.本罪客体是的家庭关系制度和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的生存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应当扶养而拒绝扶养的行为。“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是指因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不能独立生活的人。对于“拒绝扶养”应作广义理解,不仅包括不提供经济供给、不给予必要照料等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而且包括对处于危险境地的人不予以救助(如不救助他人生命、身体)的行为。

  3.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人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扶养能力的人。至于哪些人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应根据作为义务的来源确定。例如,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父母(及养父母、继父母)对子女(及养子女、继子女)有抚养义务;孤儿院、养老院对孤儿、老人有扶养义务;如此等等。负有扶养义务的人,还必须具有扶养的实际能力,否则不构成本罪。

  4.主观方面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应当履行扶养义务,明知自己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使他人生命、身体处于危险状态,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5.遗弃行为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是否情节恶劣,要依据行为的手段、后果、行为人的动机等进行综合评价。

  更多的公共基础知识备考请戳这里:2016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备考资料之汇总篇

  对了,告诉小伙伴个好消息,点这里有大秘密哦!点点点 ,拿走不谢!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6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基备考:刑法之遗弃罪的概念和特征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