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申论 > 2017年申论热点:教师节别为“礼数”发愁 送礼不如送“理”

2017年申论热点:教师节别为“礼数”发愁 送礼不如送“理”

2016-09-13 10:05  |  华图教育  |  责编:华图在线 点击收藏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进入备考阶段,华图网校教你如何才能让自己的申论科目更上一层楼。首先,我们要做的是注重细水长流,注重平时的积累,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017年国考申论热点:教师节别为“礼数”发愁 送礼不如送“理”

  申论热点材料阅读

  自1985年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今年,已过“而立之年”的教师节应该如何度过?成了家长和学生们又一摆在心头的问题,送还是不送,贵与不贵,都是个问题。跟风、纠结,为了孩子的起跑线,家长们越来越不淡定!

  教师节为感念师恩而设,本旨在致以敬意,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然而,伴随着市场化的进程,人们教师节的情感表达却悄悄变了味。送礼已靡然成风。打着尊师重教的旗号,利用人情往来的渠道,给老师送礼成为一种 “潜规则”,教师节在部门家长眼里已然成了“教师劫”。

  一些家长们对教师的感激已从最初的“意思意思”,异化为比谁送的多,送的贵,攀比成风,生怕比别的家长送的少了,老师不重视自己孩子似的。

  申论热点模拟题及详细解析

  模拟题

  这种赤裸裸的“礼数表达”不免让人震惊的同时。更应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为什么与其为送礼发愁,不如互相理解!

  综合分析:原因分析

  首先:一切为了孩子的思想作祟: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的思想作怪,不送礼老师肯定就不会对孩子照顾有所倾斜,大多数家长抱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希望老师在分座位,评比三好学生,奖学金等等一系列事情上能多给孩子机会?有着这样的思想,也不难想象当下的教师节送礼攀比之风,为了让自家孩子能够得到各种优待,借教师节意思意思已经成了一种所谓的“名正言顺”的捷径。。

  第二:抱着“伸手不打笑脸人”的个别教师:客观地说,收“礼”的老师是少数,向学生家长索“礼”的更是极个别的,不要偏概全、媒体夸大其辞,让整个教师群体背负嫌疑。当然不否认有极个别教师师德师风有问题,教师是个大群体,每一个社会群体都有‘害群之马’。避免不了,所以加强师德建设,有些老师伸手不打笑脸人,有些老师“盛情难却”下的收礼,。

  刹住教师节送礼之风,还应从两方面做起,一是教育部门的良性引导及监管,其实表达对自己老师情感方式有很多种,节日的时候给老师发祝福语,送鲜花,自己 DIY的节日卡片或者小礼物等,都足以心念师恩。其实国家也早在2013年,教育部就出台过相关规定,把“收礼陋习”划入“师德红线”。二是:需要教师、家长、学生三方的良性互动、坦诚相待,需要深入的互相理解。唯有真心感念与充分尊重才是教师节的正确打开方式。所以教师节,请别再为礼数发愁,家长、学生、教师互相理解才是主题。教师节,让我们一起感念师恩,铭记节日的初衷。

  更多精彩:你能拥有“上知天文,下知新鲜时政热点”超能力,申论高分必备神器尽在【时政热点频道】

时政热点频道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7年申论热点:教师节别为“礼数”发愁 送礼不如送“理”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