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重庆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申论热点 >
2009年重庆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读:三农问题
2010-08-24 14:34  华图教育 点击:

  七个方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制度创新

  统一规划制度。针对重庆市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区县应该在统筹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千百”工程规划、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统一制定,完善创新。

  土地流转制度。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实现土地经营规模化,土地权属股份化,农业产业化,产业企业化,农村生活城镇化,农民收入多元化。土地流转应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模式:大户经营模式、企业经营模式、股份制经营模式、“四荒”买断模式(使用权可以继承、转让、出租、抵押)等。

  人口管理制度。人口管理制度应包括户籍、计划生育、就业、教育培训制度等方面。打破城乡二元制户籍结构,统一登记为“重庆市居民户口”,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实行转移务工人员的农村事务全程代理服务制度。建立健全人口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加快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准入制度,取消一切歧视农民转移就业的政策和做法;建立长效的教育培训机制和运转灵活的培训体系。

  公共财政制度。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导向,财政投入、外资投入、民资投入、金融信贷投入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完善工业反哺农业机制。财政转移支付是工业反哺农业的主通道。继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建立起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完善对农业和农民的补贴制度,扩大良种补贴,完善直接补贴,建立保险补贴。突出财政支农重点,解决好水、电、土、路、气、种和服务体系的问题。二是逐步建立均等公共服务机制。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支撑体系,增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建立由政府、市场、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复合投入机制。

  社会保障制度。着力完善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医疗合作、最低生活保障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六有”目标实现,即:“贫有济、病有医、孤有养、失有扶、幼有学、困有助”。坚持“政府救济、社会互助、子女赡养”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属地管理和动态管理;改革合作医疗基金管理体制,完善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建立综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方式。建立农业保险制度,政府应安排专项资金,实现农业保险组织形式创新,建立合理的农业保险利益分配机制。

  农村金融制度。国家应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到县及农村乡镇开设网点,增加资金供给量;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改革邮政储蓄只存不贷的现状,加快组建邮政银行,在乡村设立服务网点;搞好农村地区银行业务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调整试点,鼓励各种资本到农村建村镇银行、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形成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完善社区互助合作基金机制,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

  农村行政管理制度。按照“特色产业富村、科技人才兴村、龙头企业帮村、生态家园建村、村级组织带村”的基本思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搞好村支两委“公推直选”,健全和深化村务公开制度,强化农民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逐步构建农村社区管理新体制。从而形成“两带一促”,即:村支两委带领群众致富,农村科技、乡土人才带动产业发展,农村经纪人促进农副产品流通和农民工流动的互动机制。

  四、关注重庆农民工的七大热点问题

  2007年,重庆市农业局、市劳务办通过开展“农民工政策征集活动”,收集整理出农民工关注的七大热点和难点问题。

  从10月19日到10月26日,重庆市劳务办开设4部专线电话和2个专用信箱,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共收到市内外1800多位群众的来电来信,收集意见和建议共4700多条,涉及农民工的户籍、社保、居住、维权、子女就学、技能培训、业余文化等方方面面。从社会关注的热点程度来看,依次排列为:

  一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方面,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共1500多条。主要包括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农民工的劳动用工方面,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共980多条。主要包括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报酬、劳动保护和维权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农民工的子女教育方面,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共750多条。主要包括农民工同住子女就学和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四是农民工的户籍管理方面,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共560多条。主要包括对农民工户口迁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五是农民工的居住管理方面,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共370多条。主要包括对改善农民工现有居住条件、加大农民工公寓建议以及改革廉租房制度的建议等等。

  六是农民工的素质提升方面,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共280多条。主要包括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文化素质培养以及城市适应能力锻炼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七是涉及农民工服务管理的其他方面,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共260多条。主要包括加强农民工的党、团、工会组织建设,维护农民工的民主政治权利,丰富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以及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五、退耕还林新政策:将惠及亿万农民生态效益显著

  国务院最近决定安排2000多亿元资金,用于今后8年延长退耕还林补助期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这项新政策将使中西部地区1.24亿农民直接受益,对加快中西部地区生态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金祥表示,党中央、国务院最近作出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重大决策,有利于加强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有利于推进扶贫开发,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政策性最强、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工程自1999年开始试点,2002年全面启动。实施范围涉及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200多万农户、1.24亿农民。

  全国已完成退耕还林造林1.39亿亩、荒山荒地造林2.05亿亩、封山育林0.2亿亩,改善了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以来8年间,通过大规模还林还草,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其中,内蒙古提高近4个百分点,陕西延安提高约25个百分点。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明显减轻。

  退耕还林不仅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存条件,也让老百姓看到了致富的希望。虽然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工程区生态环境虽有局部改善,但仍十分脆弱,稳定性还比较差;退耕还林工程营造的林木大多还处在未成林或幼林阶段,短期内难有经济效益;退耕农户大多还缺乏增收的门路,解决长远生计问题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随着退耕还林补助政策陆续到期,如果停止钱粮补助,部分退耕农户的生活会受到很大影响,一些农户将重新返贫,退耕还林成果很难巩固。

  对此,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决定。这既是巩固生态建设成果、解决退耕农户当前生活困难和长远生计的重要决策,也是加强“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政策。

  在今后一定期限内,国家将继续给予退耕农户适当补助,改善退耕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和中央支农惠农资金,推进退耕还林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改善基础设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退耕还林新政策对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意义重大。8年来,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资金1300多亿元,平均每个退耕农户获得补助3500元,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退耕还林补助总体上约占退耕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西部地区400多个县高于20%。

  六、重庆提出“1155”农业农村工作新战略

  当前,随着重庆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向新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推进,农产品消费需求急速增长,农村人口结构快速变动,农村土地加快流转,城乡关系深刻调整,农业农村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形势。该市在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科学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基础上,谋划了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1155”战略思路,就是“始终坚持一条主线,紧紧围绕一大目标,突出五大任务,深化五项改革”,努力在全市实现“加快”“率先”目标的进程中有较大作为。

  坚持一条主线,就是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必须转变思维方式,解决城乡分治的问题,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突破口,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相互融合,逐步形成稳妥推进城镇化和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的新格局。

  围绕一大目标,就是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一方面,要努力挖掘增收潜力,拓宽增收渠道,广辟增收来源,积极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解决好重庆这样一个特大城市的“米袋子”、“菜篮子”问题。

  突出五大任务,一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深化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基本支撑,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二是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稳定发展优质粮油,突出发展生猪、蔬菜、柑橘三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竹木、蚕桑、中药材、草食牲畜、花卉五大特色产业。三是推进农民转移就业。进一步建立完善加快劳务发展和农民变市民的政策体系,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由数量增长向数质并重转变、由劳务转移向人口转移转变、由打工型向创业型转变。四是着力改善农村民生。着重在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贫困地区的脱贫解困进程。五是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发展循环农业,综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

  深化五项改革,一是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要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土地经营管理新机制,加快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市15%的土地实现了规模经营,在2012 年将实现25%以上的规模经营。二是农业投融资体制改革。改进公共财政投资管理方式,创新农业信贷机制,加大农业投入。三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以林权、水权为重点的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林、牧、副、渔等产业经营机制,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实现多赢的现代农村产权经营新体制。四是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着力研究市场需求,打开城乡农产品市场通道,构建立足大农村、服务大城市、瞄准大市场的城乡互通的大流通体制。五是农业服务体系改革。积极构建以市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区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主体的农业技术集成创新体系,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依托的农业集成技术服务体系,以村科技指导员、科技中心户、科技示范户为主体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1155”战略思路是该市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思路。全市将在今后较长时期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地贯彻落实,努力使该市农产品供给、农民收入增长、农民转移和农村基础建设达到西部率先,柑橘和榨菜产业发展在全国有较大影响,早日建成繁荣富裕和谐安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节选自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编委(华图)编著的《重庆市公务 员考试申论预测试卷》)

>>考生必看:2011年重庆公务员面试课程 红领摇篮班热招中

看过本篇的网友还看过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一周资讯排行
本月资讯排行
华图网校命中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