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村官 >
贵州“村官”的公务员之路
2009-08-21 15:17  新华网贵州频道  点击: 载入中...

    今年6月至7月,贵阳市开展了从优秀村、居委会(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中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的工作。目前,选拔出的47名“村官”已陆续走上乡镇、街道或市直机关新领导岗位。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安徽、江苏、浙江、河南、山东、山西、湖北等地,也都先后尝试着从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

  “村官”跻身公务员甚至走上领导干部岗位,在以往,主要依靠破格提拔,覆盖面小;而如今经过统一命题的考试,这一上升通道正变得制度化和规范化。有舆论指出,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领导机关干部,成为人事制度改革中的一股春风,激发出基层干事创业的动力。

  “考得好更要干得好”

  按照相关程序,贵阳市组织部门事先对全市基层干部调查摸底,将报考条件定为42周岁以下并具有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累计任职3年以上的现任村、居委会(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最终有200余人通过资格审查,进入笔试和面试环节。

  整个公开选拔的规则、过程、结果公开,从报名、资格审查,到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等环节,都采取公告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布。同时,针对基层干部的特点,为避免出现“会考不会干”问题,在试题设计上,没有简单地从题库里选题。

  贵阳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吴应涛说,出题时,更注重把掌握方针政策水平和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相结合,将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到征地拆迁、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维稳等基层热点问题中去。笔试、面试综合成绩靠前者进入体检环节,依次递补合格者进入考察环节,但成绩不带入差额考察阶段。

  按照贵阳市委书记李军提出的“既要考得好,更要干得好”要求,此次公开选拔,把考察基层干部的实绩和群众的公信度摆在了突出位置。贵阳市组织部门共发放书面民主测评表和征求意见表21600余份,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考察对象是从农村产生的,将征求意见的范围扩大到具有选举权的每户村民代表;考察对象是从居委会(社区)产生的,将范围扩大到社区内的离退休人员代表、低保户及社区内单位和住户代表。抽查显示,老百姓参与热情很高,收回的民主测评表和征求意见表最低在70%以上,高的达90%以上。其中,南明区后巢乡后巢村,发出1335份,全部收回。

  吴应涛说,在确定的拟任职人选中,有12名笔试和面试综合成绩靠前的人选,因考察有问题,或考察情况不如成绩靠后的人员,而没有得到任职。

看过本篇的网友还看过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一周资讯排行
本月资讯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