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资料 >
江苏公务员考试必备资料:江苏基本情况
2010-04-08 11:35  华图网校|http://www.htexam.net 点击: 载入中...

一、概况

    江苏,得名于清朝江宁府和苏州府二府之首字,简称“苏”。省会城市为南京。

    江苏傍江临海,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总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11%,全省常住人口7549.5万人。连绵近1000公里的海岸线拥抱着约980万亩的黄金滩涂。江苏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江河湖泊密布,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泽湖在此横卧,历史上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江苏历史悠久。这里是中国吴越文化的发祥地,早在数十万年前南京一带就已经是人类聚居之地。6000多年前,南京和太湖附近出现了原始村落,开始了原始农业生产。3000多年前,江苏青铜器的冶炼和锻造,已达到很高的技术水平。公元3~6世纪,南京成为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公元7~10世纪以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有所谓“天下大计,仰于东南”的说法,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城市。公元14~17世纪中叶以后,苏州、松江和南京等地,成为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祥地。19世纪末叶,缫丝、纺织、面粉、采煤等近代工业,在无锡、南通、苏州、常州、徐州等地陆续兴起。此后,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中国一直名列前茅。

    江苏人文荟萃。以著名诗人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王安石为代表的历代诗人,在江苏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这里还产生过众多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如书画家顾恺之、龚开、米芾、唐寅、边寿民、郑板桥、龚贤,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以及近现代散文家朱自清、诗人柳亚子、当代作家苏童、黄蓓佳、范小青、毕飞宇。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周信芳、江其虎等。以刘田依(刘田一)、徐悲鸿、刘海粟、陈之佛、李可染、程大利、亚明、言恭达、汤永、宋文治、傅抱石、钱松喦、林散之、徐培晨、刘继青、肖娴为代表的书画艺术大师享誉世界;源于江苏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昆曲更有“百戏之本”的称誉;苏州刺绣、南京云锦、淮阴年画、淮阴剪纸、扬州漆器、扬州玉器、南通风筝、宜兴紫砂陶器、常州梳篦、苏州和扬州的盆景等都是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工艺精品。

    江苏省正式建制始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自1983年起实行市管县的行政体制。现设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连云港、徐州、盐城、淮阴、泰州、宿迁13个省辖市,下辖52个县和县级市,54个市辖区。

    江苏境内山明水秀,名胜众多。南京、苏州、扬州、镇江、常熟、徐州、淮安均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省内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13座,包括六朝古都南京、人间天堂苏州。

    江苏文化体育事业成就斐然。拥有20多种地方戏剧和15个地方曲种。书画艺术历史悠久,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别具一格。全省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31个,文化馆115个,公共图书馆101个,档案馆170个。有历史、艺术和纪念性博物馆91个。其中,南京小红花艺术团被誉为“娃娃天使”;南京图书馆为中国第三大公共图书馆;南京博物院文物藏品数量居全国第三;设在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保存着大量中华民国时期的历史档案。全省基本上实现了省、市、县、乡广播电视联网和村村通有线电视。全省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2775个,其中医院、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3333个,遍布全省各大中小城市及乡镇(村)。

    江苏,一个朝气蓬勃的省份,提出了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规划。争取到2010年,全省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到2020年左右,全省总体上基本实现现代化,江苏将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省份。


    二、历史沿革

    1368年,改原江浙行省北部为京师(直隶省),直隶于中央,辖境为今苏皖沪;应天府(今南京)为中心。

    1645年,改南京(南直隶省)为江南省,辖境不变,省会江宁府(由应天府改得,今南京)。

    1667年,江南省右布政使司改为江苏省,领江宁等8府,辖境大致相当于今苏沪两地,省会苏州府;江南省左布政使司改为安徽省,领安庆等7府,辖境大致相当于今安徽,省会寄治江苏省江宁府(今南京)。

    1760年,江苏省设江宁布政使司,领江宁、扬州、徐州、淮安4府,名义上属江苏省,但设立江宁巡抚。

    1853年,太平军改江宁府为天京;1864年,改天京为江宁府。

    1912年1月,改江宁府为南京府;4月,江苏省会由苏州迁至南京。

    1927年6月,设南京特别市,江苏省省会仍寄治南京。11月,设上海特别市。

    1949年5月,改南京特别市为南京市。

    三、地理

    江苏省地处中国大陆沿海中部和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北接山东、西连安徽,东南与上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介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现设13个省辖市,下辖106个县(市)区,其中27个县级市,25个县,54个市辖区。全省总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94,居全国第24位。2004年末全省人口7432.5万人,占全国的5.7%。人口总量居全国第五位(列河南、山东、四川、广东之后),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732人,居全国各省区之首。

    四、气候

    江苏属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具有寒暑变化显著、四季分明的特征,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3℃~16℃,春季升温西部快于东部,东西相差4~7天;秋季降温中部慢于北部,南北相差3~6天。全年日照时数(绝对日照)平均为2000~2600小时,大于等于0℃的日照时数平均为1800~2240小时;日照百分率(相对日照)介于48%~59%之间。全省各地日照时数以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各占全年的29.0%~32.8%、20.1~21.3%。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江苏降水充沛,年降水量724~1210毫米,但地区差异明显,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全省年蒸发量为900~1050毫米。全省年平均风速为3.5米/秒,江苏灾害气象主要有干旱、雨涝、热带风暴(台风)、霜冻、冰雹等。


    五、交通

    江苏跨江滨海,交通十分便利,投资环境得天独厚。境内两条黄金水道长江和大运河十字交错,是著名的“舟楫之乡”。海岸线绵延954公里,沿海和沿江开放港口众多。公路四通八达,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00公里,密度全国第一,长江天堑正在变为通途,两岸交往日益便利。铁路方面,现有京沪、宁芜、陇海三条干线,南京、徐州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全省有8个省辖市建有航空港,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已开通多条国际航线。

    六、人文教育

    江苏历史上名人辈出,灿若繁星。明清两朝全国212个状元中江苏就出了66个,约占1/3。近现代科技、文化名人有华罗庚、周培源、茅以升、柳亚子、朱自清、叶圣陶、徐悲鸿、梅兰芳等。江苏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省会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江苏科教基础雄厚,人才资源丰富,体现为“两多一高”:一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多,现有普通高校105所,在校学生91.3万人,均居全国第一。江苏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20%,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在全国率先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二是高层次人才多,全省现有两院院士8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800余人,均列全国第三。三是全民受教育程度高,1996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全省高中阶段入学率达79%,苏南地区已普及12年教育。

    七、名胜

    江苏省处于长江下游,长江以南地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苏的名胜数不胜数。南京为东吴、东晋、南朝、明朝等建都的历史名城,素有虎踞龙盘之称。文物古迹很多,有石头城、南朝陵墓、石刻和明孝陵、明故宫遗址、太平天国天王府、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处、中山陵等,其中明孝陵是世界文化遗产。

    无锡郊区的梅村是吴姓人家的发源地,许多吴氏后代到这里寻根祭祖。著名公园锡惠公园中的寄畅园和著名音乐家华彦钧的墓地也在无锡。惠山泥人是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

    苏州,春秋时为吴国都城,隋、唐为苏州治所,宋代为平江府。历来是商业手工业繁盛的江南水乡城市,与杭州齐名,并称“苏杭”。保存着许多著名的古代园林,集中了我国宋、元、明、清建造的园林艺术精华,苏州古典园林属于世界文化遗产。

    扬州,春秋吴王夫差开始在这里筑“邗城”,隋朝开凿大运河以后,更成为南北交通的要塞,工商业发达,文化繁荣,是历史上闻名的商业城市和中外友好往来的港口。有唐城遗址、史公祠、平山堂、个园等文物古迹。

    徐州,尧封彭祖于此,称大彭氏国,春秋有彭城邑,战国时为宋都,项羽亦曾在此建都,三国时为徐州州治,清代为府治。自古兵家必争,是有名的军事战略要地。

    镇江,春秋时称朱方、谷阳,秦称丹徒,三国时孙权筑京城后称京口,北宋始称镇江,为府治。沿长江有著名的京口三山,金山有金山寺;慈寿塔、“天下第一泉”等;焦山有定慧寺和“瘗鹤铭”等著名碑刻;北固山有甘露寺及宋铸铁塔等,南朝梁武帝称之为“天下第一江山”。

    常熟,商末称勾吴,西晋建诲虞县,南朝梁时称常熟,自唐以后为县治所在。古城布局独特,城内有琴川河,西北隅有虞山伸人,人称“十里青山半人城”。现虞山上保存有明代城墙遗迹,城内街道基本保持明、清格局。

 

看过本篇的网友还看过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2011年公务员考试课程表
一周资讯排行
本月资讯排行
华图网校命中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