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江苏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申论备考 >
2008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范文
2011-03-03 10:33  华图网校 点击:

  第二,全国各地同时进行着“Made in China”必然出现在特定时间内将工业化流程中的污染集聚起来,集中排放,这是以往工业化国家不曾发生的社会现象。尽管通过进步了的治污技术可以抵销一部分,特别是可降低单位价值污染排放量,但集聚污染的问题始终突出,前不久国家环保总局官员在《中国的环境保护(1995—2005)》白皮书发布会上说,生态环境的破坏或者环境污染的影响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到底有多大,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做过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分析结果是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而世界银行统计的数据是13%。对此,著名的环保问题专家梁从诚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中国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也成了世界的厨房,成了世界的泔水桶,我们把做好的美味端上世界餐桌,让外国人享用,但是,做饭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却留在了自己的厨房里,留在了自己的泔水桶里。目前能源工业尤其是电力工业的发展速度太快,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猛增,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开始向我国大批转移钢铁等重污染工业,我们引进的项目虽然比从前有进步,但在资源利用与环境污染方面,比起不断提高的国际标准,差距反倒越拉越大,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

  第三,面对全球普遍担忧的能源问题,集中从事加工业、耗能过高的国家不仅制约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极易成为众矢之的,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国际形象。一般而言,愈是处于产业链低端,单位价值资源消耗量也愈高,同样类型生产量愈多,资源消耗总量也愈多。因此。“Made in China”实质上就意味着资源消耗型生产方式,尤其在工业领域,上述资源消耗规律体现得更为明显。因此,若要降低单位价值资源消耗量,改进技术、注重节约固然也是可取之招,但明显见效之举还是提升产业价值链。

  第四,由于“Made in China”产品是国际分工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回归国际市场类似于“生物链”。然而,发达国家往往以“顺差”为由,推出种种常规性甚至“创造性”的贸易壁垒方式,制定了《关于报废电子电器设备的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这两项指令实施后,企业在出口时要额外交纳高额的电子垃圾回收费用,其回收成本可能会接近甚至高于在中国的制造成本,这对利润很低的中国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一些企业可能由此而退出欧盟市场,此外,欧盟实行的SAS8000标准认证,将劳工权利、环境因素与订单挂钩,这将对我国产品出口形成新的贸易壁垒。

  4.处于产业链低端的“Made in China”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状态往往表现为低价竞争。低价竞争最严重的领域应属纺织品和服装业。如2004年,中国羊毛衫的平均出口价格7美元/件,到2005年下降到3美元/件。中国的鞋、球类产品在过去的10年里出口额增长了50%,而平均价却下降了20%以上。其实,原材料、资源性产品以及机电产品也有低价竞争加剧之势。2004年,中国稀土品出口量是1990年的9倍,而平均价格却下降了46%;2006年一季度,轿车出口数量同比增长458%,而出口值只增长302%,手机出口平均价格为72.7美元/只,同比下降了15.3%。

  低价竞争其实是低成本竞争,而这种低成本获得,又往往是耗费资源和侵害劳动者利益。就制造业而言,目前中国平均土地成本是日本的1/10,韩国的1/5;平均劳动力成本是韩国的1/13,日本的1/22,这里包含着对工人合法权益的剥夺。《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6月26日披露,河北省总工会对全省1021家企业2005年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情况进行的专项调查显示,42%的企业未执行最低工资标准,76%的职工在节假日加班未享受家规定的加班工资。非公有制企业中51%的日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有的企业职工甚至每天工作12小时,每月工作26天以上。看来,除了应反思现有“Made in China”增长模式外,劳动、社会保障部门严格管理和法治监控必须跟上。

  5.去年,圣诞节过后,我们决定不再购买一些标明“中国制造”的塑料、金属和木制产品,但是我们保留已经拥有的“中国制造”的产品。我们想试试,没有“中国制造”,我们能不能正常生活。但是,在去年那个黑色的星期一,当我坐在沙发上,环顾节日过后的满地狼藉时,一不安慢慢涌上心头。直到那一刻,我才注意一个不容辩驳的事实——中国正在占领这地方。

>>2012年江苏公务员笔试课程 江苏事业单位招聘信息汇总

看过本篇的网友还看过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一周资讯排行
本月资讯排行
华图网校命中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