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四川 > 公务员 > 面试辅导 >
2011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真题解析(一)
2012-05-11 15:49  华图网校 点击:

  【答题误区】

  考生在回答这道题时,可能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立场偏激,分析不够全面。醉驾、食品安全问题可以说目前为老百姓所深恶痛绝,所以有些考生一看到题目中提到对此类行为包括死刑在内的刑事制裁,可能顿感大快人心,在回答问题时候就只痛陈醉驾、食品安全问题的社会危害性,极力赞成对一切醉驾、食品安全问题入刑,而不区分具体醉驾、食品违法行为的性质,造成对问题的分析不够全面。

  第二,只谈观点而无措施。这道题实际是考察学生如何认识并分析有关社会管理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有些考生在回答题目时候,只对醉驾、食品安全问题入刑这一措施本身大加赞赏和讨论,而不注意分析这一措施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且不提出贯彻这一措施具体可行的方法,这显然不符合考题的测评本意。

  第三,立论起点太低。有些考生根据题目只看到醉驾、食品安全问题这二类社会问题,这两类问题实际只是整个社会公共管理问题的一部分,我们回答问题时一定要从社会公共管理模式和方法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而不能单纯就事论事。

  【高分点拨】

  考生在分析问题时要全面思考,善用辩证思维。首先,应该明确指出考题中所提措施是值得肯定的,也是有效和可行的。其次,说明醉驾、食品安全问题是目前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公共安全问题,将此类问题“升华”到社会公共管理范畴,指出在社会公共管理模式和方法创新中应重视法律的重要作用。最后,根据从宏观到微观、从表及里地列出如何贯彻落实醉驾和食品安全问题入刑规定的具体措施。在分析中切记不能“一棍子打死”,不能简单武断地认为应该对所有醉驾和食品安全行为进行刑事处罚,而要具体行为具体对待。

看过本篇的网友还看过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公务员面试课程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