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浙江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申论备考 >
2012浙江省公务员申论备考:论述类试题(2)
2011-12-30 13:16  华图网校 点击:

  语言连贯性强,意思表达得非常明白,在有限的字数要求下,既要表达清楚,又要注意语言的畅达。好的文章让人读起来自然、流畅和通顺。因此,文章语言运用要符合现代语法规范,句子、修辞要自然合理,同时还要让语句具有节奏性,朗朗上口。

  语言的使用在保证简洁、流畅、规范的基础上要生动、丰富,这是近年来一些省份申论考试对文章写作提出的新要求,浙江考生业应引起注意,在文章里可以少量引用俗语、诗文,恰当使用比喻、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恰当使用排比整齐、富有气势的句式,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准确把握文章论点

  论点是文章的核心,结构的选择、内容的论述乃至题目的拟制都要在确立了论点的基础上完成。申论作答的特点是针对问题,既要判断问题性质,又要分析问题的原因、后果、影响、作用,提出对策,不同的作答要素、同一要素的不同侧面,决定了材料中可供使用和提取的论点既多又散。因此,需要从材料中按照一定的顺序提取和总结总论点和分论点。总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根本看法,是文章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分论点是从属于总论点并为阐述总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需要加以论证,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将成为总论点的有力支撑。

  3.结构要清晰,布局要有序,层次要鲜明

  一篇好的申论文章,在结构方面,不仅要做到完整、严谨,还要做到条理清晰,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宏观的结构框架,通常申论文章以开头提出问题,以主体具体分析问题、阐述对策,以结尾收束全篇。结构是文章的“筋骨”,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不算完成整个文章的写作意图。按照宏观的结构框架可以达到文章脉络清楚的目的,进而对这一脉络进行加工、完善,能够使其在微观结构上的布局更加有序。

  第一,要按照正确的逻辑顺序组织安排文章的段落,申论文章一般应包括“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总结论述”三部分,文章布局是调整内容与形式关系的方法,使文章各个部分成为有条理的整体,从而有力地阐明论点。它计划全篇的材料运用和表现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尽善尽美地达到写作目的。

  第二,具体行文时应尽量简化文章的段落层次,一来有字数限制,二来集中笔墨论述各个分论点,进而更好地为总论点服务,使文章深刻、生动。当然,简化层次的前提是,“开头——主体——结尾”的“老三段”式结构一定要在文章中能够清晰体现。

  4.提高文章内容可读性

  一篇高质量的申论文章,需要有鲜明的观点,见解独到、有高度,并且内容要深刻、充分联系实际和给定资料。

  对某件事情、某种现象发表议论,必须态度明朗,观点明确,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让阅卷者清晰地认识到文章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是围绕什么问题而展开论述的,另外,观点要符合命题要求,与政府意志以及中央精神保持一致,不能偏离题意,脱离客观实际。

  见解独到、深刻,有高度,这是对申论文章的较高层次的要求。文章要避免大而无当、思想空乏,或面面俱到、认识肤浅,要对实际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价值。杜绝思想空乏的毛病,考生可以把论题范围变窄,并注意选择论述角度,适当缩小题目,论在实处;而杜绝认识肤浅的毛病,一要把研究的问题“吃透”,抓住要害和本质,使文章上升到一个高度,二要强化政治理论素养,让自己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三要克服蜻蜓点水式的浮躁心态,从理论或实践上作深入认真的分析。

  充分联系实际和给定资料就是观点要与实际情况、材料内容相结合,通过列举实际情况来论证和支持观点。申论文章最忌假、大、空,空有观点而无事实佐证的文章会显得空洞无物、苍白无力,在考试中绝不可能得到高分。联系实际具体要做到:首先,文章立意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从具体问题出发;其次,要有具体事例作为观点的佐证,对策要求实,原因要求深。

  内容丰富,即文章要论点全面、分析充分。首先,考生在提出中心论点(即总论点)的基础上,还要对其进行分解,提出分论点,用以丰富中心论点的内涵;其次分析充分,有理有据,文章不能仅仅停留在提出观点阶段,还要对观点进行分析阐释。比如分析观点提出的依据、现实意义、面临的问题以及具体的措施等,分析要做到深刻、有条理,论点明确,论证充分。

  最后,华图网校专家希望广大考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突破申论写作这一关卡,金榜题名!

看过本篇的网友还看过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2012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课程表
一周资讯排行
本月资讯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