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招考资讯 >公务员丨【国考前你必须知道的常识预测】专题二

公务员丨【国考前你必须知道的常识预测】专题二

2019-03-27 10:56  |  华图在线  |  责编:许岩 点击收藏

  国考最后1个月!你必须知道的常识预测专题-第2弹重磅来袭!科技成就是国考重中之重!每年考6-7个题!你要不要转走看五遍!!!

  预测考点1 航空航天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队,最近与合作者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中国和奥地利之间首次实现距离达7600公里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并利用共享密钥实现加密数据传输和视频通信。该成果标志着“墨子号”已具备洲际量子保密通信能力。

  2.从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获悉:1月23日,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在轨交付,正式投入使用。实践十三号卫星投入使用后,将纳入“中星”卫星系列,命名为“中星十六号”卫星。

  3.2月12日13时0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八、二十九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工程第五、六颗组网卫星。

  4.4月26日12时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采用“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将“珠海一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5.5月17日7时33分31秒,中国首枚民营自研商用亚轨道火箭“重庆两江之星”在我国西北某基地成功点火升空。

  6.5月21日5时2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鹊桥号中继星是世界首颗运行于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通信卫星,将为年底择机实施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任务提供地月间的中继通信。

  7.6月14日11时06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中继星成功实施轨道捕获控制,进入环绕距月球约6.5万公里的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o使命轨道,成为世界首颗运行在地月L2点Halo轨道的卫星。

  8.8月25日7时5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五、三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也是我国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第十一、十二颗组网卫星。

  9.9月7日11时1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一号C星。该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遥感技术水平,对我国研究海气相互作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将开启我国自然资源卫星陆海统筹发展新局面,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预测考点2 铁路桥梁

  1.截至2017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7万公里,其中高铁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铁路电气化率和复线率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

  2.1月10日,我国首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轨”无人驾驶系统发布,首条搭载这一系统的“云轨”线路也在银川通车运行。“云轨”是一种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采用跨座式单轨技术,可应用于中、小城市的骨干线和大中城市的加密线等。

  3.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交工验收会议2月6日在珠海举行。会议认为,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具备通车试运营条件,同意交付使用。

  4.3月31日,上海首条胶轮路轨全自动无人驾驶APM线(旅客自动运输系统)——浦江线开通试运营,吸引众多市民前来体验。

  5.5月8日上午,经过110分钟的转体施工,我国高海拔地区首座转体梁桥——格库铁路格东特大桥转体梁顺利合龙,标志着转体梁工程在青藏高原转体成功,为2018年底格库铁路青海段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6.6月7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在京沈高铁启动高速动车组自动驾驶系统现场试验。这标志着中国铁路在智能高铁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上取得重要阶段成果,中国高铁整体技术持续领跑世界。

  7.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仪式9月22日在香港西九龙站举行,粤港各界人士约400人参加仪式。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和梁振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张晓明、香港中联办主任王志民等担任主礼嘉宾。自此,香港正式接入国家高铁大网络。

  预测考点3 重工业建设

  1.我国首个通过公开招标中标国际“人造太阳”项目的核压力设备完成制造。1月28日,由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牵头组成联合体采用国际核二级标准共同研制、用于国际热核聚变项目的4台不锈钢蒸汽冷凝罐(VST)顺利装船,运往法国。这是我国企业首次成功研制的核聚变关键设备。

  2.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已如期建成年产能100亿立方米,相当于建成一个千万吨级的大油田。这标志着我国页岩气加速迈进大规模商业化发展阶段,对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缓解我国中东部地区天然气市场供应压力、加快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3.5月20日电,世界海拔最高、设防抗震级别最高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滇西北至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近日全面投运,工程投运后每年可输送清洁水电200亿千瓦时,约占深圳市年用电量的1/4。

  4.5月20日电,上海振华重工自主研发的世界最大风电施工平台——2000吨“龙源振华叁号”日前交付使用,标志着我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大型风电安装平台国产化,为我国加快发展海上风电产业提供了装备支撑。

  5.我国自主研发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和睦系统”在百万千瓦级核电工程首台套应用揭牌仪式在中广核阳江核电站举行,阳江核电5号机组成为我国首个使用自主研发“神经中枢”的百万千瓦级核电项目。

  6.我国陆上首口井深超过8000米的天然气井——克深902井近日正式投产,日产气量达40万立方米,为西气东输增添了新气源。

  7.6月30日晚间,国内首个大型商业化槽式光热电站——中广核新能源德令哈50兆瓦光热项目一次带电并网成功,填补了我国大规模槽式光热发电技术的空白,使我国正式成为世界上第八个拥有大规模光热电站的国家。

  预测考点4 极地建设

  1.经过20多天连续施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7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自从1984年开展南极科学考察以来,中国已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四个科学考察站)

  2.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9月10日在上海下水,并正式命名为“雪龙2”号,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的突破。

  预测考点5 海洋成就

  1.我国新一代海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完成2017年西太平洋综合考察航次后,近日返回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母港。我国科学家在本航次成功建成我国第一个深海实时科学观测网,西太平洋深海3000米范围内的温度、盐度和洋流等数据实现1小时1次实时传输。

  2.经过为期近4天的海上航行,首艘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于12日成功完成首次试航。这标志着“天鲲号”向着成为一艘真正的疏浚利器迈出了关键一步。此次试航经由长江口北角开往浙江花鸟山海域。

  预测考点6 信息技术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开发的全球首款量子计算云平台APP“本源量子计算云服务平台”上线,旨在为手机用户打造量子计算在线演示、教育科普及模拟服务的掌上平台。科研院所、高校、专业用户及有需求的公众可通过手机操作量子计算,让量子“门外汉”也能快速上手,进入神奇的量子编程世界。

  2.近日,清华大学段路明教授研究组在量子信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实现了25个量子接口之间的量子纠缠,打破了先前加州理工学院研究组4个量子接口之间纠缠的世界纪录。

  3.中国科学院5月3日在上海发布了我国首款云端人工智能芯片——寒武纪MLU100。这一面向人工智能领域的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和服务器提供的核心芯片,可支持各类深度学习和经典机器学习算法,充分满足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经典数据挖掘等领域复杂场景下的云端智能处理需求。

  4.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张强、范靖云、马雄峰等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和日本NTT基础科学实验室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器件无关的量子随机数。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9月20日凌晨在线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这项突破性成果有望形成新的随机数国际标准。

  预测考点7 国际成就

  1.2月6日,美国私营公司太空探索(SpaceX)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重型猎鹰火箭,把一辆桃红色特斯拉跑车送入地球至火星的椭圆形轨道。此次发射的重型猎鹰火箭是目前人类现役火箭中运载能力最强的一款,也是自美国航空航天局土星5号火箭在45年前发射、将宇航员送上月球以来最强大的宇宙飞船。

  2.2月7日电,继6日成功试射“烈火-1”型改进型弹道导弹后,印度7日在东部奥迪沙邦昌迪普尔基地又成功试射一枚“大地-2”型地对地短程弹道导弹。

  3.美国航天局5月5日凌晨从加利福尼亚州中部发射“洞察”号火星无人着陆探测器,首次探索这颗红色星球“内心深处”的奥秘。

  4.利用设在智利的陆基天文观测站,日本名古屋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发现了宇宙中迄今已知最遥远的氧元素,再次打破相关纪录。这项发现有望为研究星系演化提供重要线索。

  据报道,埃及目前正在建设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场。根据计划,这座发电场将由30个独立的太阳能发电厂组成,其中第一个发电厂将于2019年12月正式运行。同样的太阳能发电场还将在埃及其他地区普及建设,以更好地满足埃及人民生活、生产和发展经济的需要。

  预测考点8 科技大会

  1.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王沪宁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张高丽主持大会。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

  2.4月21日下午,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在福建省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启幕。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涵盖数字福建、电子政务、数字经济、数字社会体验等4个展馆,总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共有293个参展单位。

  3.4月23日上午,中国载人航天庆祝第三个“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暨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会颁奖大会在京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杨利伟代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正式启动。

  4.4月24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闭幕。本届峰会以“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为主题,打造信息化发展政策发布、电子政务和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展示、数字中国建设理论经验和实践交流三大平台。闭幕式上,“数字中国”研究院成立仪式和“数字中国”核心技术产业联盟发起仪式分别举行。

  5.首届中国国际低碳科技博览会4月22日—26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博览会以“低碳科技,点亮未来”为主题,成为低碳技术装备展示交易平台,促进低碳技术产业化。

  6.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9月17日在上海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大会的各国代表、国际机构负责人和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各界人士表示热烈欢迎。习近平强调,中国正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发展应用将有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智能化水平,有效增强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能力。中国愿意在技术交流、数据共享、应用市场等方面同各国开展交流合作,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希望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这一主题,深入交流、凝聚共识,共同推动人工智能造福人类。

  7.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和江苏省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数字新经济 物联新时代”的2018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日前在无锡开幕。会上发布的《2017—2018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以来,我国物联网市场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全年市场规模突破1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其中物联网云平台成为竞争核心领域,预计2021年我国物联网平台支出将位居全球第一。

  预测考点9 奖项成就

  1.欧洲专利局近日发布的2017年度报告显示,来自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再创新高。欧洲专利局2017年共收到165590份国际专利申请,比2016年增长3.9%。其中中国递交的专利申请数量达8330份,同比增长16.6%,这使得中国首次成为欧洲专利局五大申请国之一。

  2.世界知识产权组织3月2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已成为《专利合作条约》框架下国际专利申请的第二大来源国,仅排在美国之后。中国的华为和中兴成为国际专利申请最多的两家公司。

  3.斯德哥尔摩4月13日电,中国科学家陈竺和法国科学家安娜•德尚、于克•德戴13日下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获颁2018年舍贝里奖。

  4.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24日在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向中国艺术家韩美林颁发“顾拜旦奖章”,表彰他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

  5.世界经济论坛日前发布2018年度青年科学家榜单,3位来自生物医药领域的中国科学家入围。本次评选中,世界范围内共有36位科学家入选,其中包括3位中国科学家,分别是专门研究心血管疾病病因的天津医科大学教授艾玎、研发用于早期疾病诊断传感器的天津大学教授段学欣以及研究方向为环境因素和遗传性疾病关系的南开大学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杨娜。

【华图在线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11
{literal} {/lite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