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

(判断题) 纳税人缴纳税款后,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手段,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构成逃税罪。( )
  • A. 正确
  • B. 错误
正确答案 A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刑罚及其具体运用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刑法》二百零四条,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前款规定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本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二百零一条,【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因此,本题正确。

  • 考点

    法律 刑法 刑罚及其具体运用

  • 来源

    2023年7月8日河北省直事业单位笔试试卷《公共基础知识》第60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判断题) 郑某钱某,使其误认郑某的镀金手表为纯金制造并以高价购买属于可撤销法律行为。 ( )
  • A. 正确
  • B. 错误
正确答案 A
  • 解析

    无。

  • 拓展

    拓展文案

  • 考点

    第二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第二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第二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 来源

    模拟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找借口”“酸葡萄心理”“甜柠檬效应”都是消极的控诉防卫方式,起着自我和自我麻醉的作用。这种反应是( )。
  • A. 补偿
  • B. 文饰
  • C. 退行
  • D. 逃避
正确答案 B
  • 视频解析
    免费试看
  • 解析

    本题考查压力防御机制。文饰即合理化,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给自己找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例如“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故本题选B。

  • 考点

    普通心理学 情绪、情感与意志 情绪与情感,压力与防御机制

  • 来源

    2021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事业单位幼儿教育试题第23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某些经营者浮夸乱吹,对商品的质量、成分、性能、用途等作夸大、虚假、具有性的广告,指得是()
  • A. 虚假的广告行为
  • B. 虚假的新闻报道
  • C. 引人误解的广告宣传行为
  • D. 变相广告行为
正确答案 A
  • 解析

    虚假的广告行为,如某些经营者浮夸乱吹,对商品的质量、成分、性能、用途等作夸大、虚假、具有欺骗性的广告。

  • 考点

    第六章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六章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六章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法

  • 来源

    模拟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一些商家用商品价签上标低价,结账时却收高价的方法消费者。要杜绝这种“价签戏法”,商家应该:
  • A. 加强市场监管,健全市场规则
  • B. 提高防范能力,树立维权意识
  • C. 增强诚信意识,遵守市场道德
  • D. 坚持理性消费,避免盲目从众
正确答案 C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材料中商家的行为欺骗了消费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商家本身职业道德不高,缺乏诚信意识的表现。所以,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商家要增强诚信意识,遵守市场道德。
    因此,选择C选项。

  • 拓展

    A项:加强市场监管,健全市场规则是政府需要加强的方面,而不是商家去做,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B项和D项:提高防范能力,树立维权意识和坚持理性消费,避免盲目从众都是消费者需要提升的能力,不是商家做的事,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 考点

    经济 宏观经济 其他(宏观经济)

  • 来源

    2015.10.30太原市食药局、住建委、文化局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笔试试题第36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多选题) 行政许可申请人以、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依法应当做出什么处理?( )
  • A. 行政机关应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 B. 取得的行政许可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申请人终身不得再申请该行政许可事项
  • C.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D. 撤销该行政许可
正确答案 A,C,D
  • 解析

    《行政许可法》第七十九条规定,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取得的行政许可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B项错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CD。

  • 考点

    法律 行政法 行政法基本知识,行政许可

  • 来源

    2017年1209银监会法律类招聘笔试试题第84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公务员在处理( )关系上,不能滥用职权压制群众意见,不侵犯群众主权利,不危害群众利益以及不愚弄群众等。
  • A. 党群
  • B. 社会
  • C. 上下级
  • D. 群众
正确答案 D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知识。
    第二步,题干中明确表明了身份是公务员,而且不能滥用职权压制群众意见,不侵犯群众主权利,不危害群众利益以及不欺骗愚弄群众等都是围绕群众关系展开的。
    因此,选择D选项。

  • 考点

    常识判断 管理公文 管理

  • 来源

    2018年1104河北省保定市唐县服务性岗位招聘考试试题第36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合伙企业提交虚假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手段,取得合伙企业登记的,由企业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撤销企业登记,并处以( )的罚款。
  • A. 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 B. 5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C. 2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 D. 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正确答案 A
  • 解析

    合伙企业提交虚假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合伙企业登记的,由企业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撤销企业登记,并处以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故A项当选;BCD不当选。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 考点

    证从-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 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 合伙企业法

  • 来源

    模拟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能够你的,往往________那些经不起理性检验的谎言和假象,________那些被人刻意选择和过滤之后再告诉你的部分真相。填入划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是 就是
  • B. 不是 而是
  • C. 不但是 而且是
  • D. 与其是 不如是
正确答案 B
  •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中“经不起理性检验的谎言与假象”与后文的“那些被人刻意选择和过滤之后再告诉你的部分真相”前后意思相反,且否定前者,肯定后者。
    第二步,辨析选项。只有B项对照并列关联词“不是……而是……”可以表示前后语义相反,符合语境。A项“不是……就是……”为选择关系关联词,是二者任选其一,但文段明确选择后一种,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C项“不但是……而且是……”表示递进关系,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D项“与其是……不如是……”是选择关系,且代入句意不畅,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 考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 逻辑填空 虚词辨析

  • 来源

    2012年0103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A卷)第63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能够你的,往往________那些经不起理性检验的谎言和假象,________那些被人刻意选择和过滤之后再告诉你的部分真相。填入划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是 就是
  • B. 不是 而是
  • C. 不但是 而且是
  • D. 与其是 不如是
正确答案 B
  •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中“经不起理性检验的谎言与假象”与后文的“那些被人刻意选择和过滤之后再告诉你的部分真相”前后意思相反,且否定前者,肯定后者。
    第二步,辨析选项。只有B项对照并列关联词“不是……而是……”可以表示前后语义相反,符合语境。A项“不是……就是……”为选择关系关联词,是二者任选其一,但文段明确选择后一种,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C项“不但是……而且是……”表示递进关系,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D项“与其是……不如是……”是选择关系,且代入句意不畅,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 考点

    岗位能力 言语理解与表达 选词填空,关联词辨析

  • 来源

    模拟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①于是瞒天过海设套网民②小张因为兴趣钻研网络③网警经过缜密侦查锁定对象,小张锒铛入狱④无意中发现漏洞可以钱⑤几次得手后终于东窗事发
  • A. ①③④②⑤
  • B. ②④①⑤③
  • C. ③⑤②④①
  • D. ④②⑤③①
正确答案 B
  • 解析

    观察选项,确定尾句应从①③⑤中选择。
    比较可知:应该是先发现了漏洞,“于是瞒天过海设套欺骗网民”,“几次得手后终于东窗事发”,最后“网警经过缜密侦查锁定对象,小张锒铛入狱”,所以尾句应该是③,排除A、C、D三项;
    因此,选择B选项。

  • 考点

    判断推理 事件排序 事件排序

  • 来源

    2015年0718江苏省无锡市部分市县区事业单位考试综合能力素质测验试题第34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判断题) 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只是在申请贷款时使用了手段,且造成贷款重大损失或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贷款诈罪。( )
  • A. 正确
  • B. 错误
正确答案 B
  • 解析

    贷款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本题说法错误。

  • 考点

    银从-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 刑事法律制度 金融犯罪及刑事责任

  • 来源

    模拟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能够你的,往往________那些经不起理性检验的谎言与假象,________被人刻意选择和过滤之后再告诉你的部分真相。填入划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不是 就是
  • B. 不是 而是
  • C. 不但是 而且是
  • D. 与其说是 不如说是
正确答案 B
  • 解析

    第一步,分析语境。文段中“经不起理性检验的谎言与假象”与后文的“那些被人刻意选择和过滤之后再告诉你的部分真相”前后意思相反,且否定前者,肯定后者。
    第二步,辨析选项。只有B项对照并列关联词“不是……而是……”可以表示前后语义相反,符合语境。A项“不是……就是……”为选择关系关联词,是二者任选其一,但文段明确选择后一种,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C项“不但是……而且是……”表示递进关系,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D项“与其是……不如是……”是选择关系,且代入句意不畅,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 考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 逻辑填空 虚词辨析

  • 来源

    2015年0901辽宁盘锦市双台子区事业单位考试试题第42题、2016年2月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试题第29题、2016年河北省唐山市(综合岗)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第89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画饼充饥常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用来别人。望梅止渴通常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望梅止渴的是:
  • A. 落榜生小张常想象自己在大学校园上课
  • B. 小黄向家里人保证来年找个月入过万的工作
  • C. 小利经常通过看书,徜徉在广阔的知识海洋
  • D. 小唐对朋友说,要对自己公司上市抱有信心
正确答案 A
  •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考查“望梅止渴”,其关键信息如下:
    ①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落榜生说明愿望无法实现,想象自己在大学校园上课体现用空想安慰自己,符合定义;
    B项:保证月入过万不能体现愿望无法实现,不符合定义;
    C项:看书享受读书的乐趣,不符合“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不符合定义;
    D项:小唐对朋友说,要对自己公司上市抱有信心不符合愿望无法实现,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 考点

    判断推理 定义判断 多定义

  • 来源

    2019.8.25广东省广州市共青团委直属事业单位第一次公开招聘考试试题第25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信息污染:指信息传播过程中混入危害性、性或误导性信息元素,从而影响有效信息的正常获取和利用的现象。下列属于信息污染的是:
  • A. 心理学家让实验对象每天看几千张不同的照片,几天后,被试者大都出现头痛失眠等现象,无法按要求描述相似照片的差别
  • B. 某牙科医生网站转载了某权威医学杂志的一篇科研论文,但在论文末尾的显著位置附上该医院相关产品的广告
  • C. 自从帮父母开通微信账号后,小张的微信朋友圈里每天都会看到父母转发的各种养生鸡汤和伪科学信息
  • D. 陈某在微博上转发某省森林火灾事故的新闻报道时,将五年前亚马孙雨林特大火灾的现场图片作为配图插入其中
正确答案 D
  • 视频解析
    免费试看
  •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信息传播过程中混入危害性、欺骗性或误导性信息元素;
    ②影响有效信息的正常获取和利用。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实验对象每天看几千张不同的照片,未体现“信息传播过程中混入危害性、欺骗性或误导性信息元素”,不符合定义;
    B项:在论文末尾的显著位置附上该医院相关产品的广告,不存在“混入危害性、欺骗性或误导性信息元素”,不符合定义;
    C项:父母转发各种养生鸡汤和伪科学信息,并未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混入危害性、欺骗性或误导性信息元素”,不符合定义;
    D项:转发某省森林火灾事故的新闻,将五年前亚马孙雨林特大火灾的现场图片作为配图插入其中,属于“信息传播过程中混入欺骗性或误导性信息元素”,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 考点

    判断推理 定义判断 单定义

  • 来源

    2019年1207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A卷)第109题、2019年1207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B卷)第110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谈及滤镜,一名拥有3万多粉丝的文具博主“小甜”表示,在社交平台上记录个人生活,在真实的基础上适当调色、展现生活美好是正常的,不能“一刀切”地认为带修饰性的内容都具有性,但的确存在一些平台和商家夸大其词,甚至雇用网络水军开展虚假宣传的现象,监管部门和平台应当及时治理这种行为。作者对滤镜的态度是:
  • A. 具有欺骗性
  • B. 应及时治理
  • C. 未明确表态
  • D. 是虚假宣传
正确答案 C
  • 视频解析
    免费试看
  •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作者对滤镜的态度。根据首句可知,整个文段介绍的都是“小甜”的态度,作者对此并未明确表态。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 考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态度理解

  • 来源

    模拟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公务员在处理( )关系上,不能滥用职权压制群众意见、不侵犯群众民主权力、不危害群众利益以及不愚弄群众等。
  • A. 党群
  • B. 社群
  • C. 上下级
  • D. 群众
正确答案 D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道德知识。
    第二步,公务员在处理群众关系上,不能滥用职权压制群众意见、不侵犯群众民主权力、不危害群众利益以及不欺骗愚弄群众等。题干中“不能滥用职权压制群众意见、不侵犯群众民主权力、不危害群众利益以及不欺骗愚弄群众等”指向的都是处理群众关系。
    因此,选择D选项。

  • 考点

    常识判断 政治 道德

  • 来源

    2018年1104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市招聘劳务派遣人员考试试题第37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甲因遭乙而将一套房出卖给乙,签订买卖合同后,随即办理了过户登记并交付。关于该买卖合同以及房屋的权利归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因为已经办理过过户登记,乙取得房屋的所有权
  • B. 买卖合同自双方签字后永久有效
  • C. 因欺诈订立的买卖合同无效
  • D. 房屋的所有权仍然归甲方所有
正确答案 A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合同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四条,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根据《物权法》第九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在甲请求撤销前,甲、乙买卖合同成立并生效,办理了过户登记。发生物权变动,房屋的所有权归乙。若甲起诉撤销后,买卖合同无效,乙已经取得的房屋所有权消灭,甲恢复对房屋的所有权。综上所述,A项说法正确,BCD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 考点

    法律 民法 合同法

  • 来源

    2019.7.28河南省信阳市市直事业单位考试试题第23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一些传销人员通常拿普通的保健品去老年人,说是可以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这种宣传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它违背了( )的理论。
  • A. 矛盾的特殊性
  • B. 矛盾的普遍性
  • C. 事物的联系性
  • D. 运动的绝对性
正确答案 A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和矛盾的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说保健品可以包治百病,正是违背了这一原理。
    因此,选择A选项。

  • 拓展

    B项: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①是指矛盾性质的普遍性即指矛盾的共性;②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始终存在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B项错误。
    C项:联系是指一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特点包括: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多样性。C项错误。
    D项:运动的绝对性指的是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D项错误。

  • 考点

    政治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辩证法

  • 来源

    2023年4月1日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市“招才引智”考试试题《公共基础知识》第28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一只流浪狗被困在公园的水池中,王某觉得流浪狗被困很可怜,于是拨打110,谎称有人溺水,110出警帮助解困,造成了警力浪费。王某的行为( )。
  • A. 属于诈骗罪
  • B. 属于散布谣言罪
  • C. 属于妨害公务罪
  • D. 不属于犯罪行为
正确答案 D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执法基础知识。
    第二步,A项: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A项错误。
    B项:我国现行《刑法》中没有散布谣言罪的规定,而是根据造谣行为的具体情况,分为诽谤罪、诬告陷害罪等。B项错误。
    C项:妨害公务罪,又称“阻碍执行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中国刑法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一种。C项错误。
    D项: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因此王某的行为不属于犯罪行为,属于违法行为。D项正确。
    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 考点

    基础知识 法律基础知识及执法依据 行政执法基础知识

  • 来源

    模拟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解析反馈
0/160

联系方式:

取消
提交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