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单选题) 谎言∶
  • A. 谣言∶抱怨
  • B. 谗言∶无知
  • C. 佯言∶委婉
  • D. 诤言∶劝诫
正确答案 D
  •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谎言”的目的是“欺骗”他人,二者属于目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谣言”指没有事实基础的言论,目的是蛊惑他人,与“抱怨”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B项:“谗言”指说坏话诽谤人,目的是诽谤他人,与“无知”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C项:“佯言”指说假话,假装要做什么,目的是欺骗他人,与“委婉”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D项:“诤言”指直率地规劝人改正过错的话,目的是“劝诫”他人,二者属于目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 考点

    判断推理 类比推理 内涵关系,对应关系

  • 来源

    2015年0425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第88题、2015年0425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第92题、2015年0425宁夏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第96题、2015年0425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第77题、2015年0425广西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第95题、2015年0425新疆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第88题、2015年0425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第98题、2015年0425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A卷)第92题、2015年0425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B卷)第87题、2015年0425海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第94题、2015年0425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第91题、2015年0425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第88题、2015年0425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第87题、2015年0425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第82题、2015年0425辽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第85题、2015年0425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第95题、2015年0425青海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第88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谎言∶
  • A. 谣言∶抱怨
  • B. 谗言∶无知
  • C. 佯言∶委婉
  • D. 诤言∶劝诫
正确答案 D
  •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谎言”的目的是“欺骗”他人,二者属于目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谣言”指没有事实基础的言论,目的是蛊惑他人,与“抱怨”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B项:“谗言”指说坏话诽谤人,目的是诽谤他人,与“无知”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C项:“佯言”指说假话,假装要做什么,目的是欺骗他人,与“委婉”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D项:“诤言”指直率地规劝人改正过错的话,目的是“劝诫”他人,二者属于目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 考点

    判断推理 类比推理 内涵关系,对应

  • 来源

    2015年0425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选调生/乡镇)第87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判断题) 有些同学明知是不对的行为,还总是老师,这属于认识性质的矛盾。 ( )
  • A. 正确
  • B. 错误
正确答案 B
  • 解析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表现在一下几方面:(1)认识性质的矛盾,这种矛盾是由于学生缺乏道德知识、经验而呈现出认识上的差距或产生的错误思想、行为与道德要求的矛盾,学生常常表现为“有错不知错。”(2)能力性质的矛盾,这种矛盾是由于青少年学生道德能力不强、未能履行道德要求而出差错产生的矛盾,学生常常表现为“犯错不自觉”。(3)思想性质的矛盾,这种矛盾是由于学生沾染上或已形成某些不良的思想与习气,因而不能遵守或根本不愿遵循道德规范犯了错误而产生的矛盾,学生常常表现为“知错也犯错”。根据题干描述应属于思想性质的矛盾。故本题选B。

  • 考点

    教育学原理 德育(章) 德育过程,德育过程的特点(基本规律),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规律

  • 来源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教综学科笔试试题卷第87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谎言∶
  • A. 谣言∶抱怨
  • B. 谗言∶无知
  • C. 佯言∶委婉
  • D. 诤言∶劝诫
正确答案 D
  •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谎言”的目的是“欺骗”他人,二者属于目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谣言”指没有事实基础的言论,目的是蛊惑他人,与“抱怨”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B项:“谗言”指说坏话诽谤人,目的是诽谤他人,与“无知”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C项:“佯言”指说假话,假装要做什么,目的是欺骗他人,与“委婉”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D项:“诤言”指直率地规劝人改正过错的话,目的是“劝诫”他人,二者属于目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 考点

    判断推理 类比推理 内涵关系,对应

  • 来源

    2018年0715辽宁省盘锦市三支一扶考试《行测》试题第71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谎言∶
  • A. 谣言∶抱怨
  • B. 谗言∶无知
  • C. 佯言∶委婉
  • D. 诤言∶劝诫
正确答案 D
  •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谎言”的目的是“欺骗”他人,二者属于目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谣言”指没有事实基础的言论,目的是蛊惑他人,与“抱怨”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B项:“谗言”指说坏话诽谤人,目的是诽谤他人,与“无知”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C项:“佯言”指说假话,假装要做什么,目的是欺骗他人,与“委婉”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D项:“诤言”指直率地规劝人改正过错的话,目的是“劝诫”他人,二者属于目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 考点

    判断推理 类比推理 内涵关系,对应

  • 来源

    2015年0829辽宁省铁岭市事业单位考试《职测》试题第19题、2018年0805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事业单位考试《职测》试题第72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青少年的说谎、偷窃、属于( )。
  • A. 情绪冲动
  • B. 人格障碍
  • C. 人格缺陷
  • D. 行为障碍
正确答案 D
  • 视频解析
    免费试看
  • 解析

    本题考查行为障碍。行为障碍主要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期的行为偏离。主要表现有:(1)不良习惯动作,如吮吸手指或衣物、咬指(趾)甲或其他物品、手淫、拔头发等。(2)退缩行为,表现胆小、害怕、孤独、退缩,不愿到陌生环境中去,也不愿与其他儿童交往,常一人独处,与玩具相伴,但没有精神异常。(3)心理生理性行为偏异,如遗尿症、遗粪症(4-5岁后不能控制大小便)、偏食、厌食、夜惊、恶梦、口吃等。(4)习惯性品行问题或违法行为,如经常性说谎、逃学、偷窃、打架、破坏财物等。B和C选项,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人格障碍”一语多用于成人,对于18岁以下的儿童的类似行为表现通常称为人格缺陷、品行障碍或社会偏差行为。故本题选D。

  • 考点

    教育心理学 心理健康 心理辅导,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他心理健康问题

  • 来源

    2021年河北省邯郸市临漳教师招聘(小学) 教育知识与能力部分第77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学生的说谎、偷窃和等属于( )。
  • A. 情绪冲动
  • B. 性格障碍
  • C. 情绪适应困难
  • D. 行为障碍
正确答案 D
  • 视频解析
    免费试看
  • 解析

    本题考查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说谎、偷窃和欺骗等是行为不良的表现, 因此属于行为障碍。故本题选D。

  • 考点

    教育心理学 心理健康 心理辅导,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 来源

    2019年河北省衡水市直单位教师招聘考试第106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学生的说谎、偷窃和等属于( )。
  • A. 情绪冲动
  • B. 性格障碍
  • C. 情绪适应困难
  • D. 行为障碍
正确答案 D
  • 视频解析
    免费试看
  • 解析

    本题考查行为障碍。行为障碍,一般指儿童和青少年表现出一些外显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时,经常用他们那个年龄不常见的一些行为方式行事,而不顾其他人的权利。通常包括攻击他人和动物;对物体进行破坏;偷窃和诈骗;以及严重的违背规则。行为障碍主要包括:破坏性行为障碍、对抗性不服从障碍和双极性行为障碍三种类型。B选项,性格障碍也称人格障碍,是变态心理学范围中一种介乎精神疾病及正常人格之间的行为特征。题干中强调的是偷窃等这些不良行为,因此没有涉及到情绪和人格方面的问题。故本题选D。

  • 考点

    教育心理学 心理健康 心理辅导,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 来源

    2020河北省衡水景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第76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学生说谎、偷窃、行为属于( )。
  • A. 情绪冲动
  • B. 性格障碍
  • C. 情绪适应困难
  • D. 行为障碍
正确答案 D
  • 视频解析
    免费试看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障碍。行为障碍是各种心理过程障碍的结果,可由各种原因产生。学生的说谎、偷窃和欺骗都是属于行为障碍的表现。D项正确。A项冲动,多指做事鲁莽,不考虑后果。感情特别强烈,理性控制很薄弱的心理现象。可表现为行为上的,也可表现为思想意识上的。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性格障碍,指不伴精神症状的性格适应缺陷,患者对环境有相当严重的、根深蒂固的、不能更改的、不适应的反应,在知觉与思维方面产生适应功能的缺损,或增进自觉的痛苦,其行为倾向组成对自己对社会都不被允许的、不得体的行为模式。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情绪适应困难,主要指个体很难积极调整情绪与环境的关系,或者根据情绪发展特点来变换某种合适的情境,来获得较好的情绪状态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本题选D。

  • 考点

    教育心理学 心理健康 心理辅导,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 来源

    2019年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笔试试题卷第83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学生的说谎、偷窃和等属于( )。
  • A. 情绪冲动
  • B. 性格障碍
  • C. 行为障碍
  • D. 情绪适应困难
正确答案 C
  • 视频解析
    免费试看
  • 解析

    本题考查行为障碍。 行为障碍是一种反复的或持续的行为方式,包括对人或动物的攻击行为,对财产的破坏行为,欺骗或偷窃以及严重的违反法规行为。所以,题干中学生的说谎、偷窃和欺骗等属于行为障碍。注意与选项B性格障碍的区分,性格障碍也称人格障碍,是变态心理学范围中一种介乎精神疾病及正常人格之间的行为特征。它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患者因此而遭受痛苦和使他人遭受痛苦,或给个人或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故本题选C。

  • 考点

    教育心理学 心理健康 心理辅导,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他心理健康问题

  • 来源

    2020年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教师招聘第57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学生的说谎、偷窃和等属于( )。
  • A. 情绪冲动
  • B. 性格障碍
  • C. 行为障碍
  • D. 情绪适应困难
正确答案 C
  • 解析

    本题考查行为障碍。行为障碍主要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期的行为偏离。主要表现有:(1)不良习惯动作,如吮吸手指或衣物、咬指(趾)甲或其他物品、手淫、拔头发等;(2)退缩行为,表现胆小、害怕、孤独、退缩,不愿到陌生环境中去,也不愿与其他儿童交往,常一人独处,与玩具相伴,但没有精神异常;(3)心理生理性行为偏异,如遗尿症、遗粪症(4-5岁后不能控制大小便)、偏食、厌食、夜惊、恶梦、口吃等;(4)习惯性品行问题或违法行为,如经常性说谎、逃学、偷窃、打架、破坏财物等。因此,说谎、偷窃和欺骗都属于行为障碍。故本题选C。

  • 考点

    教育心理学 心理健康 心理辅导,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他心理健康问题

  • 来源

    2020年河北省衡水市市直事业单位招聘笔试试题第115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学生的说谎、偷窃、等属于( )。
  • A. 情绪冲动
  • B. 性格障碍
  • C. 情绪适应困难
  • D. 行为障碍
正确答案 D
  • 解析

    本题考查行为障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障碍,大多是在后天 环境中习得的 ,同样可以通过学习正确的行为模式而加以克服,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说谎、偷窃和欺骗都属于行为障碍。故本题选D。

  • 考点

    教育心理学 课堂管理 课堂纪律的管理,课堂问题行为

  • 来源

    2019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人事代理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第29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学生的说谎、偷窃和属于( )。
  • A. 性格障碍
  • B. 情绪冲动
  • C. 行为障碍
  • D. 情绪适应困难
正确答案 C
  • 视频解析
    免费试看
  • 解析

    本题考查行为障碍。行为障碍是一种反复的或持续的行为方式,包括对人或动物的攻击行为,对财产的破坏行为,欺骗或偷窃以及严重地违反法规行为。故本题选C。

  • 考点

    教育心理学 心理健康 心理辅导,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 来源

    2021年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笔试试题第40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学生的说谎、偷窃和等行为属于( )。
  • A. 情绪冲动
  • B. 性格障碍
  • C. 情绪适应困难
  • D. 行为障碍
正确答案 D
  • 视频解析
    免费试看
  • 解析

    本题考查行为障碍。行为障碍的儿童不能自觉遵守儿童行为规范和公共道德,经常扰乱他人,或不能正常地与人交往、参加学习和活动,心理发展不健康。主要行为表现分为两类:(1)攻击型。如行为粗暴、不守纪律、活动过度、有欺骗或偷窃行为。(2)退缩型。如神经过敏、过度焦虑、自卑、待人冷漠。故本题选D。

  • 考点

    教育心理学 心理健康 心理辅导,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他心理健康问题

  • 来源

    2021年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教师公开招聘教综学科笔试试题卷第28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学生的说谎、偷窃和等属于( )。
  • A. 情绪冲动
  • B. 性格障碍
  • C. 情绪适应困难
  • D. 行为障碍
正确答案 D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行为障碍主要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期的行为偏离。主要表现有:(1)不良习惯动作,如吮吸手指或衣物、咬指甲或其他物品、手淫、拔头发等。(2)退缩行为,表现胆小害怕、孤独、退缩,不愿到陌生环境中去,也不愿与其他儿童交往,常一人独处,与玩具为伴,但没有精神异常。(3)心理生理性行为偏异,如遗尿症、遗粪症、偏食、厌食、夜惊、恶梦、口吃等。(4)习惯性品行问题或违法行为,如经常性说谎、逃学、偷窃打架、破坏财物等。因此,题干中学生说谎、偷窃和欺骗的行为属于行为障碍。D项正确。故本题选D。

  • 考点

    教育心理学 心理健康 心理辅导,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 来源

    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第7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判断题) 学生的说谎、偷窃和行为属于性格障碍。 ( )
  • A. 正确
  • B. 错误
正确答案 B
  • 解析

    学生的说谎、偷窃和欺骗行为属于行为障碍。故本题错误。

  • 考点

    教育心理学 态度与品德 中小学生品德的发展

  • 来源

    招教 笔试 中小学 教综 2019 河南省 平顶山市 试题及解析第15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自律式:指那些一开始信誓旦旦要减肥,攒钱学习,结果隔夜就放弃的自我是人群。那些深夜逛淘宝,却暗示自己省钱的人。结果早上一睁眼就下单的人。下列属于自律的是( )。
  • A. 小姜原本计划学习十个小时,但发现学习效果不佳,于是便调整为八个小时
  • B. 大明决定去健身房锻炼身体,办了一张年卡,却只去了两天
  • C. 说好一起去旅行的小贾和小朱,因为工作太忙。一直没有去旅行
  • D. 小珍按时归还了银行贷款
正确答案 B
  • 解析

    本题属于定义判断类题目。分析题干可知,自律性强调的是开始自己发誓要干某事,隔夜就放弃自欺欺人。A选项,小姜行为并没有体现出开始发誓最后自欺欺人,只是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时间而已;B选项,大明开始决定健身,办了一年,结果只去了两天,体现出了开始要干某事,结果放弃了自欺欺人;C选项,没有去旅游不是自欺欺人,只是没有时间;D选项,按时还款没有体现自欺欺人。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 考点

    判断推理 定义判断 单定义

  • 来源

    2020年0815湖北人民银行社会招聘笔试试题-判断第51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自律式:指那些一开始信誓旦旦要减肥,攒钱学习,结果隔夜就放弃的自我是人群。那些深夜逛淘宝,却暗示自己省钱的人。结果早上一睁眼就下单的人。下列属于自律的是( )。
  • A. 小姜原本计划学习十个小时,但发现学习效果不佳,于是便调整为八个小时
  • B. 大明决定去健身房锻炼身体,办了一张年卡,却只去了两天
  • C. 说好一起去旅行的小贾和小朱,因为工作太忙。一直没有去旅行
  • D. 小珍按时归还了银行贷款
正确答案 B
  • 解析

    本题属于定义判读。分析题干可知,自律性强调的是开始自己发誓要干某事,隔夜就放弃自欺欺人。A选项,小姜行为并没有体现出开始发誓最后自欺欺人,只是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时间而已,排除;B选项,大明开始决定健身,办了一年,结果只去了两天,体现出了开始要干某事,结果放弃了自欺欺人;C选项,没有去旅游不是自欺欺人,只是没有时间,排除;D选项,按时还款没有体现先决定要干什么,然后马上放弃,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 考点

    判断推理 定义判断

  • 来源

    2020年0815湖北中国人民银行社会招聘笔试试题-判断第51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判断题) 学生的说谎、盗窃和等行为属于性格障碍。 ( )
  • A. 正确
  • B. 错误
正确答案 B
  • 解析

    性格障碍是由于缺乏与社会相适应的能力和动机而造成的不能符合社会要求的一种适应不良的行为方式。性格障碍的类型有:(1)意志欠缺型。缺乏意志力,易受外界引诱。(2)基本品格欠缺型。缺乏羞耻感、荣誉感、同情心、怜悯心。(3)爆发型。稍受外界刺激即实施暴力行为。(4)兴奋型。经常与人发生纠纷争执。(5)自我显示型。虚荣心很强。(6)狂信型。坚持与社会相背的思想和信念,固执己见。(7)情绪易变型。(8)抑郁型。(9)自信缺乏型。(10)衰弱型。行为障碍,属于儿童在发育过程中行为变异,如不服从、脾气暴发、退缩行为、说谎欺骗、过度焦虑等。故本题选B。

  • 考点

    教育心理学 心理健康 心理辅导,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 来源

    2020年山西省阳泉市郊区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第69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学生出现的偷窃和等行为属于( )。
  • A. 情绪障碍
  • B. 性格障碍
  • C. 行为障碍
  • D. 认知障碍
正确答案 C
  • 解析

    本题考查中小学生的心理障碍。中小学生的心理障碍表现有:(1)智力发展障碍,智力发展障碍又称智力发育不全或大脑受到器质性损害所造成的智能缺损。(2)认识障碍,指认识能力降低和异常认识,包括感觉障碍、知觉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3)情绪障碍,指正常情绪反应的夸张、混乱和减退。(4)行为障碍,指错误的行为表现、异常行为和不良行为习惯,如说谎、偷窃和欺骗等。(5)意识障碍,指对周围事物意识模糊、混乱,包括意识昏迷状态、昏睡状态、梦样状态、虚妄状态、意识朦胧等。(6)人际关系障碍,指儿童在与周围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异常心理和行为。(7)性格障碍,指性格表现异常多疑、孤僻等。故本题选C。

  • 考点

    教育心理学 心理健康 心理辅导,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 来源

    2019年天津市河东、西青区中小学教师招聘 教育综合知识笔试试题第4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解析反馈
0/160

联系方式:

取消
提交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