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解题技巧 > 常识常考 >
公务员丨常识备考技巧——历史及文化常识
2022-11-09 10:34  未知 点击: 载入中...

通过历年真题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吉林省公考的历史文化常识主要偏向考查的是中国的古近代历史和中国各类文化常识。诸如文学作品、古代特殊称谓、历史事件、民族文化、思想流派、古文诗词等等,除了专门考查历史文化的题型外,还有很多题的题干会结合相关内容作为出题背景,以此考查别的知识点。说明历史及文化常识在公考中是重要的高频考点内容。

虽然此类常识备考范围宽泛,重在平时的积累,但是通过真题考查的形式,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辅助学习的技巧。首先,历史文化常识更多的偏向是文化类,对于历史不会过多考查细节内容,在备考时应更关注著名的事件和人物即可。其次,文化类常识也多偏向古代文化,历年频繁考查的内容包括特殊称谓(特别是年龄代称)、文学作品、诸子百家、诗词古文等,所以在复习的时候更多关注这些模块的知识点。参考下述两道例题:

【例1】下列表述按照所代表的年龄从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A.从心之年→舞勺之年→知非之年→期颐之年→鲐背之年

B.舞勺之年→知非之年→从心之年→鲐背之年→期颐之年

C.舞勺之年→从心之年→知非之年→期颐之年→鲐背之年

D.从心之年→舞勺之年→知非之年→鲐背之年→期颐之年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年龄代称人文常识。

第二步,①从心之年,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随心所欲的年龄,后用为七十岁的称谓。②舞勺之年,出自《礼记·内则》,意思是指男孩子13至15岁期间学习舞勺。③知非之年,指五十岁。④期颐之年,出自《礼记·曲礼上》,用以指活到百岁之人。鲐背之年是指九十岁高龄的时候,泛指老人高寿。所以根据年龄顺序,应是舞勺之年→知非之年→从心之年→鲐背之年→期颐之年。

因此,选择B选项。

【例2】下列作家与其作品中所展现的地域对应错误的是:

A.鲁迅——《阿Q正传》——绍兴

B.沈从文——《边城》——湘西

C.汪曾祺——《受戒》——高邮

D.莫言——《红高粱》——东北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作品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红高粱》是中国作家莫言的长篇小说,主要以抗日战争及20世纪30-40年代山东高密的民间生活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在伦理道德边缘的红高粱世界,充满了既离经叛道又拥有无限生气的时代气息。《红高粱》所展现的地域是山东高密并非东北。

因此,选择D选项。

上述两道例题分别为2021年和2020年吉林省公考的常识题,考查的内容是年龄称谓和文学作品,特别是第二道真题,从考查的内容可以看出不仅考作品还结合了地理文化常识,所以考生们在备考复习历史文化类知识时,也要综合掌握相关的其他类别知识点,而不是死记硬背。

看过本篇的网友还看过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更多>>名师讲座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