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七巧板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先秦的古籍《周髀算经》,其中有正方形切割术,并由之证明了勾股定理,而当时是将大正方形切割成四个同样大小的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这就是最初的七巧板雏形。到了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燕几”,用来请客吃饭,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桌子可以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此时的“燕几图”已经和现代的七巧板相差无几了。后来,明朝的戈汕按照“燕几”的原理,又设计出了“蝶翅几”。“蝶翅几”是三角形和梯形的桌子,计六种十三只,用它拼凑而成的图形更为复杂丰富,变化无穷。随着一步步的演进,七巧板这种趣味无限的玩具出现了,它的面世给人们的娱乐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历代七巧板的玩法
B.“燕几”的演变过程
C.七巧板的演变过程
D.数学对七巧板的推动作用
参考答案:C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