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点破了台的缘起。太守筑台意旨本在观山,苏轼行文也正缘山而起,由山而台。
B.文章第二段叙写筑台的经过,“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这是凌虚台得名的原因。
C.文章第三段作者发出“物之兴废成毁,不可得而知也”的感叹,用它开启议论的笔端,把凌台的兴成推广至茫茫时间,以变化流动的眼光来观照它,从而把有化为无,把实变为虚。
D.这篇文章由山筑台、由台而化、由化变无,层层紧扣、环环深入,作者名为替凌虚台作记,实则是提醒太守物极必反的道理,不能稍有所得就“夸世而自足”。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D项,“实则提醒太守物极必反的道理”说法错误。作此文时,踏上仕途只有两年的苏轼,胸间怀着固国安民的宏大政治抱负,主张为政应有补于民,这与他积极的政治主张相违背,因而字里行间时时暗含着讥讽的笔调。
故本题选D。
参考译文:
在终南山下修建州城,住在城里的人,似乎饮食起居都与山分不开。四面的山,没有比终南山更高的;而城市当中靠近山的,没有比扶风城更近的了。在离山最近的地方要看到最高的山(即终南山),应该是必然能做到的事。但太守的住处,(开始)还不知道(附近)有山。虽然这对事情的好坏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按事物的常理却不该这样的,这就是凌虚台修筑的原因(用以观山)。
就在它还没有修建之前,陈太守拄着拐杖穿着布鞋在山下闲游。见到山峰高出树林之上,山峰重重叠叠的样子正如有人在墙外行走而看见的那人发髻的形状一样。陈太守说:“这必然有不同之处。”于是派工匠在山前开凿出一个方池,用挖出的土建造一个高台,台子修到高出屋檐才停。这之后有人到了台上的,都恍恍惚惚不知道台的高度,而以为是山突然活动起伏冒出来的。陈公说:“这台叫凌虚台很合适。”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下属苏轼,让我写篇文章来记叙这件事。
苏轼回复陈公说:“事物的兴盛和衰败,是无法预料的。(这里)从前是长满荒草的野地,被霜露覆盖的地方,狐狸和毒蛇出没的所在。在那时,哪里知道(今天这里)会有凌虚台呢?兴盛和衰败交替无穷无尽,那么高台(会不会)又变成长满荒草的野地,都是不能预料的。我曾试着和陈公一起登台而望,看到其东面就是当年秦穆公的祈年、橐泉两座宫殿遗址,其南面就是汉武帝的长杨、五柞两座宫殿遗址,其北面就是隋朝的仁寿宫,也就是唐朝的九成宫遗址。回想它们一时的兴盛,宏伟奇丽,坚固而不可动摇,何止百倍于区区一座高台而已呢?然而几百年之后,想要寻找它们的样子,却连破瓦断墙都不复存在,已经变成了种庄稼的田亩和长满荆棘的废墟了,何况这座高台!一座高台尚且不足以长久依靠,更何况人世的得失,本来就来去匆匆(岂不更难持久)!如果有人想要以(高台)夸耀于世而自我满足,那就错了。世上确实有足以依凭的东西,但是与台的存在与否是没有关系的。”我将这些话告诉陈公后,下来为他写了这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