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春秋末期是家天下的时代,君是一个国家的代表。君之事即是通常所说的国事、民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做好君事就等于做好国事、民事。但是,也存在君与国家、人民利益不相一致的时候。一般来说,如果君主站在国家、人民立场正确决策,制定和颁布符合国家、人民利益的政令,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国家政治清明,人民和谐有序生活。这是孔子所谓的“邦有道”,即君可以代表国、代表民,“事君以忠”也就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否则,即“邦无道”,臣应大胆劝谏君,对君要“无欺也,而犯之”(《宪问》),乃至“卷而怀之”(《卫灵公》),避免“事君数,斯辱矣”(《里仁》)的尴尬,不失“君使臣以礼”的伦理原则。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人们对孔子“事君以忠”的观念有着极大的误读
B.孔子“以道事君”并不是无条件、无原则的“愚忠”
C.孔子主张“以道事君”要臣尽心民事、忠于职守
D.孔子不会以失去人格和道义来迎合和讨好君主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指出“君之事”和“做好君事”的概念,紧接着通过“但是”转折指出也会有君与国家、人民利益不相一致的时候。随后通过“邦有道”和“邦无道”两种情况分别指出孔子建议的做法,“邦有道”就“事君以忠”,“邦无道”臣应大胆劝谏君。因此文段为“分—总”结构,重点强调孔子在面对“邦有道”和“邦无道”时所采取的不同做法。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孔子‘以道事君’并不是无条件、无原则的‘愚忠’”,能够体现孔子在面对“邦有道”和“邦无道”时会采取不同做法,“邦无道”时会大胆劝谏君,因此并不是“愚忠”,选项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B选项。
知识点:意图判断 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公务员 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