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考人生 > 社会新闻 >
公务员考试“官二代”争位 抖落一地鸡毛
2010-07-13 10:31  新华报业网 点击: 载入中...

  在2009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中,张洋和张竞两名考生及家人为争得职位,先是大打“口水官司”,继而使出了包括“缠访闹访”、“网上诽谤”、“告黑状”、“新闻暴力”、“跳楼自杀”、“对薄公堂”等各种方式,引来多方关注。(7月12日《中国青年报》)

  新闻中说,张洋的母亲是陕西省人大代表、西安市新城区总工会主席(副局级)杨素梅,其父是新城区建设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正处级)张文祥;张竞的父亲是三原县马额镇财政所干部张振华。论职务,张竞的父亲在张洋父母面前只是个小官;论考试分数,张竞排第一,张洋列第二。两人的学力与专业相近,但是矛盾的焦点就在于两人只能录其一人,于是展开了一场考场外的角逐。

  审视这场争斗,可谓是针尖对麦芒——尖锐极了。如果是一般百姓摊上这事儿,通常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最后自认倒霉。但是,正因为双方的父亲都是官员,所以斗争的规格也比一般人要“上档次”,比如“实战”中运用了“网上诽谤”、“告黑状”、“新闻暴力”、“跳楼自杀”以及“借助网络舆论”等高科技手段,真是让普通民众大开眼界。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成为权力者新的角逐场,已经成为公众不争的实事。今年5月,海南省爆出一个既没有资格报考又根本没有参加报名审查的考生,竟然能一路绿灯参加考试,且一举考得99分的神奇分数,被网友称为“最牛考生”;6月,江西又导演了一个“官二代”设套,村官公考头名变网上通缉犯的黑色闹剧。在这个角逐场中,我们看到了权力者的肆无忌惮和不可一世,也看到了一些地方官场的尴尬和龌龊。在争斗中已经灰了头脑的官员们,这时有谁考虑到了平民考生的悲愤与感受?

  在国人的眼里,考场一度是最为公平的地方,的确通过考试也让许多有才之士终于摆脱生活困境,进入了“体面”行业或单位。但是,当这个最公平、最干净的地方也被权力频繁染指时,作为平民考生也就只能沦为场外的看客了。不过,他们在场外收获的并非是“官官相斗”的幸灾乐祸,而是被体制赶出场外并欺凌后的恼怒。在“官二代”热闹争位的舞台下,平民考生及其家庭的情绪比“官官相怒”的情绪更值得重视。

  客观地说,世间爱恨皆有原因,官民情结亦是如此。现代官员不能动不动就报怨公众有“仇官”、“仇富”情结,而是在此语境下,更多地是要多一些内省。就张洋、张竞争位而言,如果两个家庭能比一比更多“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和蜗居在城市的农村青年打工族,或许心中都会少一些火气,都会自觉给公考制度一个最起码的尊重。

  让制度不再势力,使其彰显公平公正,惟有加强监督。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2011年公务员考试课程表
华图网校命中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