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政背景
2011年7月7日,中国政府网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我国将逐步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至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现状
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我国依然比较突出。一方面是医院药价太高、检查费用贵、医护人员态度差,而大量患者仍不断涌向大医院,大医院人满为患;另一方面则是社区医疗机构由于缺乏先进的医疗设备,人才流失,门前冷落,生存艰难。如何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成为一剂良药。
三、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缓慢的原因
1.由于资源分配不均,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度不高,认为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大病看不了、小病看不好,是个"摆设"。
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备简陋,技术人员待遇偏低、编制不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常常出现招人难、医生频繁跳槽等现象;
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有序医疗卫生服务格局没有形成;
4.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不合理,以药补医、以医养防现象比较突出。
四、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对策
第一,实施全科医生制度,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增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提高其待遇;实施激励机制,稳定社区医疗队伍;完善社区医生技术培训体制,大医院派出业务骨干到社区服务坐诊;加大对社区卫生机构的资金投入,加强场地、设备建设;
第二,对社区卫生机构进行实时监管,对不规范行为进行矫正,保障医疗卫生体系有效运转。
第三,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第四,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居民大病上医院,小病找社区;对居民在社区卫生机构就诊的给予补助、优惠;实施契约式健康管理,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的健康服务,提高人们对社区医疗水平信任度;
五、经典论述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完善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政策,每万人口全科医师数达到2人。加快推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形成各类城市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格局。完善区域卫生规划,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放宽社会资本和外资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形成多元办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