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关注 > 事件 >
“外语新政”与“曲线救官”
2009-08-05 09:21  南方都市报 点击: 载入中...

 昆明市委书记仇和近日推广“外语新政”,要求昆明市50岁以下公务员,必须学习掌握5门700句常用外语,同时掌握计算机和普通话。这3项水平的高低都将作为公务员升迁与考核的凭据。(《广州日报》8月4日)

    从提出“招商引资是第一政绩”的理念,到当场点名批评并免职开会打瞌睡的官员,从要求各部门单位一把手公布姓名和联系方式,到强调公务员全员学外语,仇和主政昆明一年半来,可谓一直和热点与争议同行。当下的“外语新政”,以其丰富的“新闻要素”,必然又要成为舆论热议的对象。

    这是仇和的风格,也是其想要的局面,但显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全员学外语,而且一学就是五门,这种一刀切式的高压新政,必然会招来反对的声音,大家会不会疲于应付?工作中能否学以致用?可能产生的疑问实在太多。但这类就事论事的疑问,显然已经误解了仇和的苦心:全员学外语不过是一个手段,以此树立昆明良好的对外开放形象,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才是真正目的。从这个角度看,仇书记的思路就显得清晰而坚定:“外语新政”正是其“招商第一”理念向国境之外的延伸,作为地处边陲的云南,这种延伸无疑既合理又务实。

    但在笔者看来,“外语新政”在服务于“招商第一”的同时,对于转变公务员工作作风,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能力,也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人反对“外语新政”,认为全员学外语是“不务正业”:公务员缺少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能力,转变态度,提高能力,才是当务之急。诚然,个别公务员或者养尊处优,把自己放在老爷的位置上,或者不学无术,整天无所事事混日子,公众在深恶痛绝的同时,也在期待着早日改变公务员队伍的这种状况。但我们以往的努力,大多是舆论上批评,思想上教育,由于没有具体的抓手,最终往往流于形式,收效并不明显。

    “外语新政”,也许为改变这种状况提供了新的切入点,进而走出一条“曲线救官”之路。明确的学习目标,刚性的提拔标准,严格的制度要求,必然有利于增强公务员们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学习动力,从而为这支队伍不断增添新风和活力,促进作风的转变和能力的提高。更应当看到的是,这一方式不但给人人艳羡的公务员们增加了压力,而且由此脱颖而出的,将是一些精力充沛、善于学习的人,这无疑也符合社会进步和公众需求。

    因此,对于颇受争议的“外语新政”,我们应当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最后能给昆明赢得什么,不妨用时间来检验。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2011年公务员考试课程表
一周资讯排行
本月资讯排行
华图网校命中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