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全文刊载于下周出版的《环球企业家》杂志,因为一些原因,我只能先把它的上半部摘出,不过应该已经可以回答大家当下的问题。
进入八月,谷歌中国区的员工们似乎难得见到李开复一面。月初,他飞回了公司在硅谷的总部,向CEO及两名创始人做阶段性述职,到月底,他又要送大女儿赴美读书。外界偶尔洞悉其行迹,倒是通过Twitter——自从六月底正式登录,他已迅速获得三十六万名关注者,在那上面,除了谷歌,他还谈谈美食和自己即将出版的新书。
但无论日常的属下还是网上的拥趸均无从知晓,两趟旅途中,李开复的身份已经悄然改变:8月5日,他正式请求辞去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的职务。
过去四年中,中国商界没有谁的离职传闻比李开复的更多,但没有人能够猜到李开复与谷歌的故事将这样划上句号。
二度赴美之前,李开复单独约见了本刊记者,小心翼翼的透露了自己的变化和计划。他一如既往的平静、乐观,但目光肯定。
李开复的选择
自从2005年李开复不无戏剧性的成为了谷歌在中国市场的负责人,外界似乎很容易得出假设,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李才会离开:或者因成绩欠佳而被撤换,或者随宣告失败的谷歌一同离开中国市场。
其实还有第三种可能,即李开复主动选择离开。这当然是一个颇有难度的选项:充足的去职理由、称心如意的机会,以及恰到好处的时机,三者缺一不可。
人们通常忽略这种可能性,除了认为它太困难,还因为人们近乎本能的怀疑,职业经理人是否还有其它选择?具体到李开复身上,这个曾在微软和谷歌两家科技巨头任副总裁的人,似乎一时间也找不到更好的平台。
但也非常符合人性的,正因为此,李开复不得不思考自己的下一步。比如,要是某一天离开谷歌,他甚至不能直接享受一段假期——这太容易被外界理解为他失业了。
李开复本人说,他开始试探新机会,始于2008年下半年。这得到了知情者的确认。曾任李开复助理、后离职创业Lightinthebox.com的郭去疾回忆,他在更早时对李做出过一些建议,比如在2007年资本市场热络时接下一家美国风险投资公司的中国基金,或者在奥巴马参选之初去助选,或许可以由此转入政界。但李开复均未采纳。
的确,在2008年之前,李分身乏术。他先要解决谷歌在中国的生存问题。
这是个乱麻般纠结的挑战。中国的法律法规约定,只有获得本地ICP牌照,受本地政策管理,谷歌才能在这里经营;美国总部的高层则认为,谷歌在全球都是一家特立独行的公司,不应屈就;李的一些中国同事以及谷歌全球的拥护者们急切期待这家“衔着金匙出生”的公司迅速在中国市场做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而谷歌的对手则如临大敌,不惜代价提高竞争门槛??被卷在漩涡中间的李开复手上的牌并不多,时间更紧。
用了大约两年半的时间,李才逐渐理顺了主要矛盾。他说服总部遵守中国法律,设立本地域名、取得ICP牌照。他构建了一支由年轻工程师构成的团队,先集中改善搜索质量,继而补齐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线,比如地图、输入法,最终启动谷歌音乐这样全球未见的项目。他还以远交近攻的战略,团结了腾讯、新浪、天涯等中国互联网的主流力量,从流量和声势上稳住了谷歌在华的市场份额。
凡此种种,并非多么的灿烂耀眼、开风气之先,但它们行之有效。在此期间,李开复屡屡因为惊喜欠奉而为外界诟病,而一些他全力推进的事务也非总部总能甘之如饴,但他率领其团队在美国文化和中国现实之间打拼出来一个平衡点—不管表面看来怎样和气、收敛,李开复是有其尺度和勇气的。
到了2008年,业界已经默认现实,谷歌成为了外资互联网巨头中唯一在本土化之后依然举足轻重的选手。
两个数字足以说明这点。它的市场份额已经从最低点时仅有16%,到2008年升至25%以上(亦有统计称达到30%)。另一个此前罕为外界所知的数字是谷歌中国的收入:它在2008年达到2亿美元,在2009年更是可能接近4亿美元,后一个数字与2008年百度31亿元人民币的收入规模已经相去不远。
无论怎么看,李开复显然已经度过了自己最艰难的时光。早在2007年,一名熟悉谷歌总部的人士即对本刊表示:“施密特从来没想过换掉李开复,他更担心开复离开。”而在今年四月,李收到了总部派发的未来四年的期权,据说与他加盟谷歌时的数目相当。换句话说,未来四年李开复完全可以获得千万美元收益。
但到2008年下半年,李开复已经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可能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