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关注(不用) > 事件 >
评论:公务员报考冷热不均反映了什么
2009-12-07 10:15  台州日报 点击: 载入中...

  2010年全市公务员考试报名于12月4日结束,报考人数达2.8万,平均考录比例为49:1,4个职位的报考人数突破1000,最热门职位竞争比例高达673:1。与此同时,却出现了6个职位报考人数不足,未达开考标准(《台州日报》12月6日)。更有甚者,此次整个浙江省有35个公务员岗位竟无人报考。

  今天,相比于其他众多职业,公务员依然是“铁饭碗”,以其收入稳定、社会地位高而广受求职者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青睐,许多人把报考公务员视为择业的首选,一次考不上接着考,由此还催生了“考公族”。人们的热切追求有利于公务员队伍建设,报考人数越多,越能好中选优。可是,就在这种千军万马挤上新“独木桥”的形势下,有些职位却遭到了冷遇,以致形成了严重的公务员报考“冷热不均”的局面。从对公务员职位的选择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些社会动态。

  这次台州市报考人数不足的公务员职位集中在法律类,像玉环县人民检察院计划招考2名检察官,却只有1人报名。全省的情况也大抵如此,如永康县人民检察院要招的法警岗位,竟无人报名。除了专业要求高、地处偏远等因素外,社会上法律专业人士的缺乏,或许是法律类公务员职位报考人数不足的一大原因。

  招考公务员法律类职位遇冷,折射出打造法治社会的一丝尴尬:一是检察官、法警等职位的神圣性和其净化社会的“啄木鸟”功能,在人们心目中弱化;二是专业化的法律教育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学法律要做到专而精,需要“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吃苦精神,然而现实中这样的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我们孜孜以求的法治社会,倘若连法律类公务员都难以招到,那恐怕只能成为遥不可及的“海市蜃楼”。法律知识的普及、法治精神的张扬,光靠一年一度“全国法制宣传日”广场设摊发一发资料这类普法的表面功夫,恐怕无济于事。

  一个人在择业过程中,最能折射其人生价值取向。这次31万人报考浙江省公务员,最热门职位是杭州上城区委组织部干事,一个名额1446人竞争,竞争最激烈的前10个职位,大抵是工商、社保、国土等管理部门和乡镇的管理人员和职员。除了有些职位设置的“门槛”较低外,报考者众的原因,取决于报考者对职业的心理预期:一是对工作轻松而物质报酬丰厚的期待;二是对有利于今后提拔升迁的岗位竞逐。

  在当今利益多元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在报考公务员时展露出的趋利避害心态,应该无可厚非,每个报考者都有选择的权利。公务员报考有冷有热,限于一定的范围纯属正常,但过冷和过热,尤其是该冷的不冷,该热的不热,不能不说是现有公务员队伍“权责利”结构的天平倾斜所致。对执政者来说,这需要从执政理念、体制、机制到权利配置等方面作适当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公务员队伍是无疑社会上的精英群体,代表国家行使管理社会的公共权力。但在现代公共管理理念的引领下,公务员并非仅仅意味着拥有权力,更多的应该是服务社会的责任。很多人在报考公务员时,对这一职业的特质未必有着清晰的认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影响,他们报考的初衷,少了施展才干以“兼济天下”的理想色彩,多了对公共权力的顶礼膜拜,“官本位”意识浓厚,甚至期待有朝一日可以通过公权私用,谋取“灰色”乃至非法收入。这种过于现实,甚至近乎扭曲的择业价值观,有赖于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对公务员权力的监督体系加以矫正。


>>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汇总 备考冲刺及考点预测 汇总 专题
>>2003-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汇总 名师指导2012国考 行测每日一练 申论主题
>>2012年国家公务员笔试必看课程 2012年国家公务员15天高分套餐
华图网校推荐订阅:
订阅到QQ邮箱
关注华图网校: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2012年公务员考试课程表
一周资讯排行
本月资讯排行
华图网校命中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