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本报曾报道过南农一位“公考第一”的学子,只因学历证书上的专业名称“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与公务员报名目录中的“农业机械化”存在五字之差,而被取消了公务员招录的面试资格。
没曾想,雷同的一幕今年再次上演:张家港考生马丽因毕业证书上专业科目“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与招考专业“机电一体化”不一致,被相关单位拒之门外。实际上,从大学出具的证明来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已经涵盖了“机电一体化”。
连续两年的公考都发生了相同事件,到底谁出错了?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后面加上括号“机电一体化”就能算数?
“本科期间根本没有‘机电一体化’这个专业,而我学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已涵盖了‘机电一体化’,为什么不符合要求呢?”
张家港的马丽,2005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今年5月她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张家港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务员的笔试。
6月10日,听说公务员考试即将进入面试程序时,马丽却没有收到面试通知单。她在向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务员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咨询后得知,自己没有通过面试的复核程序,对方给出的理由是——张家港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部门招聘的是“机电一体化”专业,而马丽的毕业证书上写的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在本科期间根本没有‘机电一体化’这个专业,而我学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已涵盖了‘机电一体化’,为什么不符合要求呢?”马丽气愤地对记者说。
据马丽介绍,笔试的前两名都因同样问题,没有取得面试资格。第三名却因在学历证书上的专业名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后面添加了一个括号,里面有“机电一体化”五个字而通过了面试复核。
“这括号里面的内容是专业方向的特定说明,而该设置权在学校。所以,在今年进行报考时,并没有过多考虑到专业名称的问题,没想到在面试复核审查时,却因专业不符而被淘汰了。”马丽说。
随后,马丽找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处,开具了专业名称的说明。对此,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务员管理处工作人员给予马丽的答复是,“你要有本事让学校在学历证书上添加个括号,注明‘机电一体化’,那我也认。”
为何三年前能进面试,三年后同一地点、同一证书却行不通?
“每年的政策不同,以前这样可以通过,现在不通过很正常。”
“我觉得我学的专业与报名专业没有任何区别。本身‘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就是符合这个招聘岗位的,所以不觉得有什么问题。”马丽说。
此外,马丽心里最想不通的是,自己曾在2007年公务员招考时,报了张家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该局招考的专业就是“机电一体化”。最后,自己凭着同一本学历证书和笔试第二的成绩进入面试。在面试审查时,没有任何部门说“报名专业与毕业证书不符”,而拒绝自己的面试。
今年,同样是在苏州张家港,且招收同样专业,却在面试这一关被打了“回票”。
“每年的政策不同,以前这样可以通过,现在不通过很正常。”苏州市人事局公务员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这样回复。
对于公务员笔试第一名却因专业填写不符而被淘汰的情况,招考单位张家港质量技术监督局人教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很无奈。“从用人单位来说,肯定是人才越多越好。”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江苏省公务员招录考试参考目录里,的确有“机电一体化”,同时,在初审报名时,有13名考生因填写了与“机电一体化”相近的专业而没有通过初审。
“那么,如果通过了专业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的马丽,显然对这13名考生有失公平。另外,在考生进行网上报名时,考生须知里,明确说明专业要以毕业证为准填写,否则后果自负。”“现在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能表示同情。”这位负责人遗憾地说。
学校根据教育部目录开说明,苏州为什么死守江苏参考目录?
“用人单位说为了初审报名的13名考生的公平,不能让马丽通过面试审核,而对于笔试的第三名却因为多了个括号就通过,又是否公平?”
那么,“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与“机电一体化”专业到底有什么区别?记者电话联系上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处的周克印老师,对于马丽的情况他表示很清楚。
他说,按照教育部《1998年普通高校专业设置目录》,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中,“机电一体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按照《1998年普通高校专业设置目录》规定,只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没有“机电一体化”这个专业。
“为此,学校已分别向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张家港质量技术监督局,做了书面说明。”周老师说,没想到没有能得到这些单位的承认。
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小冰教授也认为,历年来公考面试的平等性、严肃性与笔试有一定的差距。面试里往往会存在不可告人的猫腻,人为的不公平、不公开、不公正的现象。正因为这样的不公平现象存在,把那些辛苦通过笔试的考生拒之门外。
“而用人单位还冠冕堂皇地说为了初审报名的13名考生的公平,不能让马丽通过面试审核,那么,对于笔试的第三名却因为多了个括号就通过的做法,又是否公平?”刘教授指出,显然,此次面试阶段的严肃性和公平性令人生疑。
教育部的专业目录中没有的专业,却能在江苏省公务员招录考试参考目录中存在,这是否合法?在相关学校出具说明后,为何招考单位不予正视,是否有不尊重人才之嫌?公考笔试第三名加括号的证书为何能算数,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背景和原因?为何当事人三年前能进面试,三年后又不能进面试,相关部门的依据在哪里?本报将继续报道。(应当事人要求,文中姓名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