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0月10日从国家公务员局获悉:由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统一组织实施的2010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自2009年9月开始,经过制定录用计划、发布招考公告、报名与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和考察、公示、审核备案等8个程序,现已全部结束。从总体看,2010年度的考试录用工作进展顺利,工作更加规范、透明,受理的有关信访、申诉的信件和电话与往年相比有所减少,用人部门、考生和社会总体反映比较满意。
报名及参考人数比上年有较大增幅
统计数据显示,此次公务员招考报名及参加考试的人数比上一年增加幅度较大;通过资格审查人数约144.3万,比去年增长37.4%;参加公共科目笔试人数约92.7万,与实际录用数的比例为59∶1。
据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负责人介绍,2010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计划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15746名,实际录用14391人,占录用计划数的91.4%。其中,中央党群机关369人,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及其直属机构14022人;男性占56.8%,女性占43.2%;中共党员占44.7%;少数民族占6.6%;研究生学历占22.8%,大学本科学历(含双学士)占66.1%,大学专科学历占11%;来自工人、农民、教师、医生、工程师等普通群众家庭的占到90%以上。
“英雄不问出处”,该负责人强调,公务员招考考的是考生的德和才。
凸显“从基层来、到基层去”导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公务员招考实际录用了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138人,其中,大学生“村官”有94人。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负责人表示,从此次公务员招考过程看,重心下移、向基层倾斜的导向非常鲜明。
比如,此次招考进一步提高了省级以上机关录用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比例。根据中央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的精神,有关部门早在2010年招录工作实施方案就明确规定,除部分特殊职位外,中央机关和省级直属机构录用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比例应达到70%。从结果看,此次招考实际录用1501人(部分特殊职位除外),其中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1121人,占74.7%,进一步改善了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公务员队伍的来源和经历结构。
不光注重“从基层来”,此次招考更强调“到基层去”,新录用人员主要充实到县级以下基层岗位。据统计,新录用人员中,到县级以下基层岗位的 8659人(占录用总人数61.8%),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7123人(占县级以下基层岗位录用人数82.3%),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改善了基层公务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
为保证西部地区及边远艰苦地区的用人需求,此次招考还采取降低笔试合格分数线、鼓励引导当地人员报考等政策,切实解决西部地区和边远艰苦地区录用人员困难的问题,录用率有了显著提高,达到81%。中央国家机关在新疆和西藏地区的直属机构拿出专门职位,定向招考当地少数民族考生,不划合格分数线,由招录机关按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用,体现了对民族考生的照顾,解决了这些地区的用人问题。
考务组织越来越科学高效
不断提高科学化是公务员考试改进的重要方向。为此,此次招考开始探索分级考试,完善面试工作。
针对中央机关、省级机关和市(地)级以下机关对录用人员的不同素质能力要求,考务组织部门专门命制了相应的公共科目笔试试题;同时,创新面试试题,在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开展了多种新题型的试点。此外,面试考官小组中持有面试考官资格证书的比例被要求提高到60%以上,面试主考官要持有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颁发的面试考官资格证书,招录机关在考场内须配备录像或录音设备,并告知考生面试成绩。
为确保考试的“纯净度”,考务组织部门严厉打击作弊行为,为此曾专门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考务工作,强调严肃考试纪律,确保考试安全;加强监考培训,提高监考效果;下发《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规范违纪违规行为的认定和处理。笔试考试当天,全国共动员1万多名公安干警、100多辆无线电监测车辆,严厉打击考试作弊行为。今年共处理违纪违规考生409人,较去年减少了607人,其中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人员减少了543人。
为充分利用考试资源,提高考试效率,考务组织部门还于今年1月和5月进行了两次网上公开调剂,补充录用1400多人。值得一提的是,考务组织部门坚持以人为本,为考生提供报考便利条件。报名期间正值新疆地区网络屏蔽,经多次努力,特别开通了报名专线,解决了新疆地区考生网上报名问题。
在积极评价此次招考“亮点”的同时,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负责人坦承,工作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如,考录科研工作和专家队伍力量不足,命题的质量和科学性还有待提高;目前社会经济组织多样,人员流动频繁,档案管理不规范,给考察工作带来很多困难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下一步工作中尽快解决。”该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