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国家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申论热点 >
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文艺批评
2011-11-21 09:49  华图网校 点击: 载入中...

  9.批评家责任的丧失:一边是甜美的“胡萝卜”,另一边是黑色的“大棒”,孰取孰舍?大部分评论家选择了胡萝卜,毕竟在任何时代,大义凛然者都是少数。而一旦职业操守被群体性自我放逐,其崩塌效应就会愈演愈烈,并加速下行。“没有是非(真假),只有成败;没有好坏(善恶),只有冷热;没有荣辱(美丑),只有贫富”等说法成为批评界的流行语。

  10.媒体乱炒作:由于媒体在信息时代的作用日益强大,各种媒体也日益成为利益集团觊觎的目标。他们有的买通媒体,索性撇开评论界,雇请几个演员、明星和侃爷来乱点江山;还有的或自己直接赤膊上阵,或花钱买广告版面,雇佣吹鼓手制造舆论,混淆视听,以达到影响公众的目的。而有些媒体为了区区几个广告费,就放弃大局意识和正确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一任谬误横飞;有的还跟着乱炒作,把批评圣坛变成了庸俗的杂耍娱乐工场。

  11.批评圣坛成了危房:权、钱、利(润)、利(益)的合谋,各方乱伸手的糟蹋,致使整个批评界处于下滑状态。读者因不信任而渐渐远离,社会因不需要而逐步漠视,学术因不在场而声音喑哑。批评家们不再激情满怀地投身这项事业,有的转行,有的应付,已经极少能看到那种走在时代思潮前面、洞悉社会前进方向、能指导文艺创作实践、能引领天地人心的深刻的理论文章。中国文艺批评界的水准整体倒退了。

  12.批评队伍后继乏人:由于批评的社会危机,批评界的后继乏人状况堪忧。今天已经很少有依然热爱批评事业、准备将自己一生奉献于此的年轻人。高校的当代文学批评专业很少能招到高素质学生,即使已经进门的研究生、博士生,一心埋头专业的也大为减少。不能只是批评他们缺少专业精神,其毕业后的就业困境、黯淡的学术发展前景、与其他学科相比投入和产出十分悬殊的差别、包括与创作都无法相比的巨大收益率反差,从起点上就削弱了年轻人对投身批评事业的信心。

  【批评乱相的根源所在】

  1.表面上好像永远都在讲真话,其实是见风使舵,转来转去,任何时候都在为个人谋取名和利。他们结成帮派,在小圈子里团成一团,在批评界兴风作浪,使文艺批评事业蒙羞,使党和人民的文艺事业受损。只有彻底整顿这种“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的市侩气,摒弃“睁着眼睛说瞎话”的庸俗气,清除“圈子批评”的歪风邪气及其所带来的种种恶果,才能重建批评的信誉和权威。

  2.相当一批评论家已经忘记自己是知识分子,毫不犹豫地脱去知识分子的袍子,争着一起去弄钱。他们没有为国家和民族承担的宏大目标,不学习,不担当,不忧患,无气节,无操守,无力量,浮浮躁躁,浑浑噩噩,应该向他们大喝一声:“回归真正批评,双肩担起道义”。

  3.资本逻辑和技术理性合谋,对民族的核心价值乃至核心利益形成了重重包围,因此要做到有所持守谈何容易?具体到文艺,其内容、情趣、风格必须有利于提升民族素质,要做到当然不容易,但这正是文艺创作和批评的价值与意义。

  4.就整体的文艺批评而言比较复杂,不宜单向考虑问题,至少有4个因素导致了今天的批评困境:一是文化语境发生了变化,在奔向金钱的狂欢中,整个文学都已被边缘化,批评更难以进入公众的视野;二是文学和批评走低,作家和批评家没有做到成为社会良知的代表,有的见解还不如普通百姓,读者当然就不再买账了;三是产生了批评利益集团,利益的最大化把各方捆绑在一根藤上,谁不说好话就会被分离;四是文艺研究和文艺规律渐行渐远,批评丧失了文学性和审美,连业界自身也不再关注。

  5.批评乱相的根源在于一些人缺乏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美学原则的领悟,缺乏对改革开放精神的理解,不了解今天社会发展的新状况,不研究当下文学创作的新实践和新规律,还在沿用旧的思维模式,要求文艺沿着旧的轨道前行,遂导致文艺创作脱离生活,文艺批评脱离文艺创作。因此,他呼吁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和方法武装头脑,建立起科学、严肃、正派、健康的批评体系。

  【乱相治理的前景】

  文艺是社会的晴雨表。华图网校认为,文艺批评的根本任务,是代表社会读者中的最先进部分,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社会,理解文艺创作,提升审美品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和文明素质。批评家的职能,是用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创作实践,找出创作现状和目标的差距,加以引导,而不能迎合落后的审美取向,更不能沦落为资本、利润和某些利益集团的工具。

  批评亦是关乎一个社会发展前进不可或缺的方面。批评家的思想、见识、审美的高度,亦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文明的高度。在金钱试图吞没整个天地人心的时刻,全体文化界都应该团结起来,勇于捍卫文艺批评的权利。

  在人类发展史上的任何社会转型期中,都曾发生过价值观混乱、是非美丑善恶交锋与错位的局面,要廓清天空中的阴霾,文艺和文艺批评可担大任。当下中国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成绩与问题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因此就更加需要尖锐的、战斗的、民主的、前进的批评——任重而道远,唯有努力前行,不懈奋斗。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2012年公务员考试课程表
2012年国家公务员面试起飞套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