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国家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申论热点 >
2012国考申论热点:文化发展也需转变方式
2011-11-21 13:27  华图网校 点击: 载入中...

  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以前我们说得多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实,文化发展方式同样需要转变。

  转变文化发展方式,首先要转变观念,要从单纯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转变到经济文化一体化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上来。随着全球化时代信息传播媒介的高速发展和消费社会的来临,文化生产日益成为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像电视、电影、出版、音像、文艺演出、工艺美术、体育比赛、广告等产业,都越来越发展为庞大的产业集团,甚至成为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正在分化出许多新生的产业类别,如动漫、网游、数字设计、网络电视、手机电影、手机音乐、手机报刊、手机娱乐等,对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些都体现了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顺应这一发展潮流。

  转变文化发展方式,还要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协同发展。一方面,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人为本、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提升公民文化素养、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展现文化中国形象的根本措施。另一方面,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创意产业将为我国公民提供更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壮大后,还可以全面提升文化自身的造血功能,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累资金、开拓道路、提供产品。所以,文化创意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间不是截然区隔的,而是可以相互支撑、相互包含、共同发展的。

  转变文化发展方式,还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要调整,要从低端制造业走向高端制造业,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本身无疑就是高端产业,具有附加值高、低碳环保等特征,并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此外,文化创意产业还能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提升与合作。这种越界主要包括第二产业的升级调整、第三产业的进一步细分等,从而可以实现从卖产品、卖机器,到卖设计、卖理念、卖增值服务的转变,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这些特点,都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要实现文化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必须在两个大的方向上突飞猛进,取得成功。

  一是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制定下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出重要部署。党的十七大,把“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一个覆盖全国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成为惠及中国城乡广大群众的“阳光工程”“民心工程”。下一步,还要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二是要进一步促进文化体制改革。要按照中央“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进一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增强国有文化单位的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打造一批走向世界、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要鼓励民营文化创意企业快速发展,鼓励非公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总之,要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努力构建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时,我们可以借鉴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无论是在转变观念方面还是在实践操作层面上,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为文化体制改革所借鉴。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一些文化部门吃惯了大锅饭,市场意识和产业意识还比较薄弱。为此,在推进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企业活力的同时,还要引进一批懂市场、懂经营的人才,全面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运营水平。

  说到底,文化的发展是以人为目的的,是服务于人、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基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的文化、精神需求变得越来越突出,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大大增加。这种增加,不仅是对于书籍、音像、影视、艺术产品需求的增加,对娱乐服务、旅游服务、信息与网络服务需求的增加,而且即便是人们在物质层面对衣、食、住、行的需求,也将被深深打上文化的烙印。由此可见,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仅仅是中央的要求和号召,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期待。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2012年公务员考试课程表
2012年国家公务员面试起飞套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