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认识问题
1、文化产业的美好前景,大大激发了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情。纷纷出台了相应的规划,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但在发展的浪潮中,也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一些地区为争夺历史名人墓地、故居出现非理性炒作,各地纷纷上马内容雷同的创意园区等。对此,你怎么看?
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出我国某些地区、某些人对文化产业的理解并不完整,还只是流于表面。事实上,实践已经证明,文化产业并不能脱离当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是成正比的,要想发展文化产业首先要有适量的经济基础,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文化市场,然后才是当地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可以这样说,经济社会发展得越好,对文化产业的需求也就越高,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能力也就越强。由此,发展文化产业不能盲目地抱着“跨越发展” 的态度,不考虑当地的经济承载能力,特别是政府主导建设的相关项目,如主题公园、文化产业园区等,更需要科学的评价和规划,否则就必然会导致盲目的投资,不仅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更会损害城市的整体利益。
2、有的地方热衷于搞文化活动、文化项目,而在农村基本的文化设施却不全。对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我们要坚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两手抓”,努力实现文化发展双轮驱动、两翼齐飞。
一方面,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把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民生事业的重要内容,按照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民性原则,优先安排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文化项目。抓住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创新文化服务方式,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深入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建立健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专业技术人员“进万村兴百业”、“高雅艺术下基层”、 “彩色周末”等活动的长效工作机制,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惠民活动品牌。
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全面实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独特作用。切实抓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好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实施“银企融合工程”,搭建融资平台。探索适应和引导市场需求、撬动最大增值环节的资源整合途径,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鼓励其“走出去”,扩大国际影响力;创造条件使文化企业实现上市融资,培育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实施好“名人名品名栏目”工程,打造知名品牌,加快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正确处理文化与科技的关系,深入实施“数字化引领、结构化升级”工程,运用先进科技提升传统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自主创新能力,优化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结构,不断催生新业态、增强竞争力。当前,重点是抓好报业、文化、广电、出版等部门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通过不懈努力,形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