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路程作为不变量。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是比较好寻找的,我们拿一个之前的考题来举例:
【例题】有甲、乙、丙三人,甲每小时走80公里,乙每小时走70公里,丙每小时走60公里。现在甲从A处出发,乙、丙两人从B处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甲与乙相遇15分钟后,甲又与丙相遇。求AB两地的距离。( )
A.315公里 B.525公里
C.465公里 D.455公里
这是一个相遇问题,在这个题目中,三人速度都有,很明显是不一样的。我们知道,在相遇追及问题里,相遇距离就是两地之间的整个全程,不管是甲丙之间还是甲乙之间,都是这一个全程;也就是说,在这个题目中路程是潜在的不变量,变量是速度和时间。那么我们围绕路程这个等量关系列出两个表示路程的式子就可以解决:设甲乙相遇时间是T,那么甲丙相遇时间就是T+1/4,利用相遇公式有(80+70)T=(80+60)(T+1/4)。解得T=3.5,因此整个距离是525。
这是关于以路程为不变量的情况。
第二,时间作为不变量。这种情况可能更为隐蔽,有的学员很可能意识不到。我们试想,如果速度是变量,时间也是变量的话,那么路程必然是不一样的,所以在题目中如果提到了二人行驶的路程不一样,一般是在告诉大家时间是变量;还有有一种很隐蔽的说法就是“二人同时出发,在某点相遇”,这就是告诉我们二人所用的时间是相等的,可以完全拿时间做等量关系来列式。
【例题】小张和小王同时骑摩托车从A地向B地出发,小张的车速是每小时40公里,小王的车速是每小时48公里。小王到达B地后立即向回返,又骑了15分钟后与小张相遇。那么A地与B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公里?( )
A.144 B.136
C.132 D.128
在这个题目中,两个人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而且题目中给出“同时出发”“相遇”这样的字眼,所以时间一定是不变量。拿时间作为等量关系,则甲的路程是S+12,乙的路程是S-12,速度分别是48和40,那么用时间相等列式应该表示成:(S+12)/48=(S-12)/40,解得S=132。
以上两个简单的例子说明,我们在遇行程问题的时候,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专家提醒考生克服心理上的畏难情绪,按部就班地找到题目中的不变量,分别用另外两个量表示出来列在等式两边,就可以求出题目的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