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河南 > 政法干警 > 面试辅导 >
开放式无领导小组讨论试题一:公交吐痰告
2011-08-19 14:13  华图网校 点击:

  【参考解析】

  个人陈述阶段

  1号考生:

  各位组员,大家好!经过思考,我对这个问题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明建设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一直备受关注。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屡结硕果的同时,仍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尚未根除,“随地吐痰”正是其中之一。在很多城市,随地吐痰者十分普遍,屡禁不止,某地公交车上之所以会贴出“吐痰请向外吐”的告示,其目的应该是提醒乘客养成良好习惯,不要在车内“随地吐痰”,破坏乘车环境。

  第二,我们可以理解公交司机想要唤醒乘客自觉维护乘车环境的急切心理,但通过这样带有行为导向性的告示,将“随地吐痰”这种“己所不欲”的行为“施予”车外的公共环境中,恰恰反映了司机对公共事物的冷漠,在要求乘客的同时却忽视了自身社会公德的缺失。

  第三,公交车是城市的窗口,是公共形象和环境的代表,不应误导人们的行为,为了一己之利而损毁和歪曲社会公德的价值和涵义。对于公交车上贴出的这则损人利己的荒谬告示,公交管理部门也有失察之嫌。

  第四,归根结底,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在查找原因和深刻反思之后,必须回归到行之有效的操作层面。我们必须着手解决的问题是:首先,逐渐减少直至消除“随地吐痰”的行为;其次,唤醒公民的公德意识,重塑城市文明体系。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陈述完毕!

  其他考生:

  略。

  (个人陈述结束后,也要注意认真聆听别人的意见,做好纪录,在提出观点的时候,进行统计并得出结论,能够体现出良好的判断和思维决策能力。)

  自由讨论阶段

  (在自由讨论阶段,考成最需要关注的就是如何尽最大努力为小组任务的达成做出贡献。讨论一开始,就可能会有人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此时很容易争论不休,导致因时间关系而匆忙做出结论的尴尬。对于开放型试题,考生可以在讨论一开始就制定讨论规则,带领组员构建出后续讨论的框架和流程,无疑将会占据整场面试的制高点。之后,只要能够促使自由讨论环节顺利而有序的进行,成为“领导者”可以说十拿九稳。

  真正的领导者,其表现机会,不仅在于说话的多少,更在乎对讨论进行中节奏的控制,能否提出有价值的观点,能否在高压的情况下自己创造机会和利用别人创造的机会恰到好处的表现自己,能否激发组员的积极性参与到讨论中,并给予组员公平合理的机会陈述观点。)

  1号考生:

  各位,现在是我们自由讨论的时间了。刚才的陈述阶段很多组员都提出了非常精彩的观点,为了更有效的交流和分享,我建议我们首先明确一下后续讨论要完成的任务并进行分解,依次讨论。对于题目背景所交代的问题,我们需要完成的任务一共有三项:首先是这个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其次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最后是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想这样可以提高我们讨论的聚焦程度,不知大家是否同意我们从“提出问题”入手,开始我们的讨论呢?好的,那我们首先来讨论这个告示牌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刚才3号考生的个人陈述见解非常独到,我们不妨听一下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3号考生:

  我认为贴这样的告示牌实属司机的无奈之举,其实,若无习见的“没素质”的随地吐痰者,何来不通的标语和“没素质”的公交司机?只不过,公交司机因不通的标语,现今成了“没素质”的突出代表;而那些随地吐痰者,却一面正义凛然抨击公交司机的“没素质”,一面若无其事地继续干着随地吐痰的事。归根结底还是要杜绝随地吐痰。

  5号考生:

  我不同意3号考生的看法。乘客坐公交车,的确应该保持公交车卫生干净,司机关注“车厢”这个“小环境”的文明也无可厚非,但是保持卫生,不是将“肮脏”转移到“车厢”外这个“大环境”。若是以为只要吐在车外就可以不污染车内环境,其实就是一种鼠目寸光的表现,要知道作为我们生存环境的车内和车外一样重要。任何损人利己的行为,只会让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更加糟糕。公交车司机的错误,就在于有“己所不欲”而“施于人”的错误观念。

看过本篇的网友还看过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2012年河南公务员考试课程表
一周资讯排行
本月资讯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