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时政热点 >
时事评点:"反腐网站"为中国反腐大业开新局
2012-03-11 14:45  红网 点击: 载入中...

   上任仅半个多月,重庆万州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区人事局局长贾在云就被万州区纪委“双规”了。贾在云的落马,缘于不同寻常的举报——有知情者建立了专门的网站,“曝光”了其涉嫌的经济问题及相关证据,万州区纪委据此介入调查。

  在这一事件当中,官方和民间的反腐力量,以互联网为媒介,打了一个漂亮的小配合:纪委接过“反腐网站”传过来的球,飞起一脚直落网底——如果我们能够认真总结这其中的经验并加以推广,则有望为中国的反腐大业开创一个新局面。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对反腐败工作不可谓不重视,决心不可谓不大,出手不可谓不重,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反腐形势始终未能出现根本好转,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一是依赖上级监督下级,始终摆脱不了“少数监督多数”窘境。上级官员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千手千眼观音,以寡敌众的结果只能是寡不敌众;二是依赖纪委、反贪局等专门机构反腐,始终不能走出“精英监督精英”的困境。“精英监督精英”本身就为“官官相护”预留了伏笔,况且专门机构本身也有一个“谁来监督?如何才能避免腐败?”的问题;三是反腐信息往往都是在官僚体系内封闭运行的,传统媒体出于各种顾虑和压力不敢轻易介入,这就为腐败分子利用“潜规则”上下其手,使自己逃脱法网提供了可能。

  但“反腐网站”的出现,同时解决了这三个问题:一是它起到了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到反腐斗争中来的作用(据悉,“反腐网站”的浏览量已经超过10万人,回帖300余个),变“少数监督多数”为“多数监督少数”,使反腐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决定性的转变;二是它走出了“精英监督精英”的怪圈,克服了其固有弊病,实现了“大众监督精英”;三是它把一切信息都摊在阳光下,大大压缩了“潜规则”的生存空间。

  不过“反腐网站”的最大意义,还在于它为公众行使“合理怀疑权”提供了一个直接而方便的渠道。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权力属于人民”,但在实际上,人民并不直接行使大部分的公共权力,而是把它委托给政府官员代为行使。官员们会不会利用这些权力为自己谋取不正当的私利?由于在政府和人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所以人民是有权对官员表示怀疑的,这种“怀疑权”是完全正当、完全合理的。而官员在人民的怀疑面前,只有自证清白的义务,而没有以所谓“隐私权”、“名誉权”等等为借口来拒绝怀疑的权利。

  在许多国家,“合理怀疑权”主要是由传统媒体和“民意代表”代为行使的。在中国,倘若能够借助互联网的优势,由人民群众来直接行使,则必将使腐败分子无所遁形,使整个反腐局面为之焕然一新。

  当然,“反腐网站”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比如有可能会被人恶意利用等,但小瑕不足以掩大瑜,“反腐网站”的最大特点,是它和普世政治文明主流的发展趋势——大众对政治生活的充分参与——相一致的,因此有关方面对“反腐网站”应该持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待其发展起来之后,再逐步加以规范,这也是中国改革成功经验。在某种程度上说,对反腐网站的态度,将成为官员愿不愿意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在人民群众的“合理怀疑权”面前是不是问心无愧的试金石!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