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时政热点 >
时事评点:免费午餐联姻扶贫,可行不
2012-04-11 15:39  钱江晚报 点击: 载入中...

   说实话,听闻云南镇雄300余学生因免费营养餐中毒的消息后,震惊之余,并不觉意外。毕竟前有贵州织金营养餐中毒事件作铺垫,尽管专家对此解释为系“个别学生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而非食物中毒,但在目前商德缺失及监管乏力的环境中,营养餐“营养”的,可未必就是学生们,遭殃的,却肯定是那些孩子们。

  这样的现实,让人愤慨,但又让人无力。一件与国与民有大利的好事,生生搅进了几颗老鼠屎,苍凉了多少人的心!亡羊补牢是必须的,但绕来绕去又绕不过从严监管之类的话题——说实话,监管又能从严到哪里去呢?且不论监管体系上的重重漏洞,以及监管职责不清造成的有关部门意识上的松懈,单从我们所知的现实来说,那么多学校,许多还是位于偏远山区,真要从严,哪怕是每周抽检一次,又要多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那么,免费营养餐的出路在哪里?个人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是,可不可以试试,让家长来做承包商或者供应商?

  这么想首先是基于一个最朴素的真理,哪怕社会再冷血,孩子总是父母最大的利益所在(这种以血缘关系来维系的信任,很无奈,它标志着除此之外我们能找到的信任实在太有限,但毋庸置疑这种信任是最可靠的)。没有父母会不顾孩子的健康提供有毒的或不洁的食品,或者只顾利益偷工减料,这就从源头上切割掉了毒营养餐的可能。

  这么想其实也对应着严酷的现实。这些接受国家资助或者民间资助的营养餐的孩子,其家庭大抵都是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许多家庭人均收入还不到2000元,甚至有些家长就是冲着这顿免费午餐才送孩子上学的。他们的孩子需要免费午餐,他们又何尝不需要一份能供养家庭,哪怕是稍微改善一下家庭条件的工作?每个孩子每天3元的标准,对于一些商人来说并不多,为了牟取更多的利益,他们不免要把脑子动到成本上,干些以次充好之类的事,一些地方不是曝出3元营养餐,承包商利润要拿走三分之一的新闻吗(尽管调查称是物流成本太高,你信吗)?

  但对于那些在贫困线下,又没有能力改变现状的农民家庭来说,这岂不是一次天上掉下来的机会?一个学校五六百名学生,一天就是近2000元的补贴,这笔钱用好了,完全可以成为一笔扶贫资金。一户人家人手不够,可以几户联合起来做。原来种菜没地方卖,现在不是有了现成的销售点了?!再多养几只鸡鸭,肉蛋也有了。因为产供销一条龙,成本自然也低了。这样算算尽管每天赚得不多,但胜在稳定、长久——当然,具体细节需要有关部门及学校多多思量,大家群策群力。

  换个思路,原来免费营养餐还可以衍生为一个扶贫项目,花同样的钱,办了两件好事,为何不试试呢?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