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时政热点 >
时事评点:严格点名只是权宜之计
2012-04-16 15:02  北京晨报 点击: 载入中...

   严格课堂点名考核制度是有效的,可同时,身为大学者也该反思,是不是还有些客观原因导致了学生们的“厌学”?

  据媒体报道,如今,一些高校学生逃课、旷课增多,从而催生出专业“代课团”,收人钱财,替人上课,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无需再辨别“代课团”的是非,这是一目了然的事儿,而对其的指责与反对自是可想而知:有学生觉得代课竟然成为一种商业行为,是大学教育的悲哀;专家们则认为,高校代课成为有组织、有规模的市场行为,很是值得反思,福州大学社会系的甘满堂教授表示,前述行为是一种极端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思想在作祟,传统的求知行为沦为市场化行为,败坏了学风,也是学生对自身不负责的表现。甘教授建议,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强课程督导,严格课堂点名考核制度;另一方面,大学生必须端正学风,珍惜课堂资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在我们看来,身为学生就应当踏踏实实上课,刻苦学习知识,以求得效力国家、回馈社会、报答父母,同时实现自身梦想。不过,既然有“有偿代课”的市场,且生意挺红火,就说明大有需求,而了解一下需求者的想法,或许会对我们的对症下药有所帮助。

  有来自学生主观的因素——经历了竞争激烈、紧张疲倦的十年寒窗,考入大学的学子们有“喘口气”、“享受人生”的念头,对于这些短视的学生,严格课堂点名考核制度是有效的。可同时,身为大学者也该反思,是不是还有些客观原因导致了学生们的“厌学”?比如眼下的大学招生越来越多但是管理跟不上,松散的纪律要求必然导致学生们精神的涣散,比如很多课程的内容枯燥乏味,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让许多学生觉得自学也问题不大,比如老师囿于各种束缚而只是中规中矩,缺乏个人魅力的讲授方式令人昏昏欲睡,个别老师忙于走穴心有旁骛,诸如此类都是让学生远离课堂的理由。

  所以,严格课堂点名考核制度只是权宜之计,且仅有部分针对性,要想能够让学生对课堂拥有发自内心的兴趣,需要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够接地气,否则,本来就身处功利与实用的社会的学生们,又如何发自内心地买账呢?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