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考情速递 > 申论 >
公务员丨【2019联考】湖北省--《申论》试卷(A)
2019-04-21 00:12  华图在线 点击: 载入中...

  作答要求

  第一题:“给定资料2”中提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信用成为每个人的‘第二张身份证’”,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5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一、试题分析

  任务说明:本题的答题任务是谈谈对“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信用成为每个人的‘第二张身份证’”这句话的理解。“理解”指的是对特定观点或者事实进行充分的解释,指出被理解对象在材料语境的中的意思的思维过程。题干中的这句话表达了大数据时代信用成为每个人的“第二张身份证”,作答时应重点寻找与“信用”、“第二张身份证”有关的内容。

  要求说明:“全面”即答案要涵盖题目所包含的核心要点,语言表述要周延。就本题而言,要涵盖所有与“信用”“第二张身份证”有关的内容。“准确”即紧扣题目内容,精准反映材料内涵,语言表述规范。“简明”是指在陈述或者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事实的过程中,在准确反映语义和语意的基础上尽可能少的使用字或词句。“有条理”是指能够理清观点或者事实之间的逻辑关系。包括观点或事实之间以及其内部的关系,一般而言其关系有并列、递进、包含、转折等。字数不超过200字。

  二、参考答案

  身份证即每个人的身份证明,具有不重复性,是识别个人差异的重要凭证。在信用维系的规则社会中,信用水平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信用度低的个人无论在租房租车、创业就业、就医养老等方面都会严重受阻,而信用度高的人则会享受到优先、优惠等福利。所以,个人信用信息就是这个人的一种人格勾勒,即第二张身份证。

  三、评分方式

  (一)评阅方法

  1.按点给分,采点、取关键词按照对应分值给分;

  2.不要求考生的文字表述与评分标准完全相同,只需意思一致即可。

  (二)评分标准

  1.“身份证”的解释(3分);

  2.深入日常生活(2分);

  3.租房租车(2分)、创业就业(2分)、就医养老(2分)、福利(2分,需写出具体福利)

  4.人格勾勒(2分)

  作答要求

  第二题:G县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信用创建工作,请结合“给定资料3”谈谈龙台村的经验对这项工作有何启示。(20分)

  要求:(1)紧扣资料,内容具体;(2)分析准确,措施可行;(3)不超过350字。

  参考答案

  一、试题分析

  任务说明:本题的答题任务是要谈谈龙台村的经验对G县开展信用创建工作有何启示,也就是要提炼出龙台村的经验,注意提炼的经验要是全县各个村都可以实施的,要具有普适性。

  要求说明:“紧扣资料”是指要以材料为基准,忠于材料。“内容具体”是指对事实的表述不抽象,不笼统, 细节很明确。“分析准确”即紧扣题目内容,精准反映材料内容,语言表述规范准确。“措施可行”是指我们所提炼的做法要能够适合其他村操作,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字数方面注意不超过350字。

  二、参考答案

  1.政府领导,方案科学: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

  2.三方参与,签订合约:政府建立“党群服务中心”、派人常驻办公;银行全力参与;政府、银行和村民三方共同签订守信合约,村民在银行登记信息、银行核实后建立永久信用档案,对农户进行信用评级。

  3.广泛宣传,以先带后:利用各种载体,广泛宣传信用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目标要求;以先进带后进,正向激励形成面,根据信用等级确定贷款额度。

  4.因地制宜,量身定制:“一户一策,精准扶贫”,对贫困户分别制定帮扶计划和脱贫致富奔小康规划。针对不同用户的情况,量身定制不同扶贫信贷模式。针对特色产业,出台专门信贷产品;发放专门的扶贫贷款。(291字)

  三、评分方式

  (一)评阅方法

  1.按点给分,采点、取关键词按照对应分值给分;

  (二)评分标准

  1.成立专门领导小组,(2分)结合实际情况,(2分)制定实施方案(1分);

  2.政府建立“党群服务中心”、(1分)派人常驻办公;(1分)银行全力参与(1分);政府、银行和村民三方共同签订守信合约,(1分)村民在银行登记信息、银行核实后建立永久信用档案,对农户进行信用评级。(1分)

  利用各种载体,广泛宣传(2分)以先进带后进,正向激励形成面,(2分)根据信用等级确定贷款额度。(1分)

  4.“一户一策,精准扶贫”,对贫困户分别制定帮扶计划和脱贫致富奔小康规划。(2分)针对不同用户的情况,量身定制不同扶贫信贷模式。(1分)针对特色产业,专门出台信贷产品;(1分)发放专门的扶贫贷款。(1分)

  (三)注意事项

  1.错别字3个字扣1分;

  2.超出50字以上扣1分。

  作答要求

  第三题:请针对“给定资料5”中提到的信用体系建设问题,提出解决措施。(25分)要求:(1)紧扣资料,内容具体;(2)层次分明,有逻辑性;(3)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一、试题分析

  任务说明:问题,申论中的问题是指客观存在的、会对社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的客观事实。措施,是对策的具体体现,其本身也是对策,但对策更多侧重于设想,措施更多侧重于实施,十分具体,措施可以是对对策的具体展开。

  要求说明:“紧扣资料,内容具体” 是指要紧密针对给定资料5中的信用体系建设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不得脱离给定资料进行主观臆断;“层次分明”是指答案的布局时,将问题的部分与解决措施的部分,分开来写;“逻辑性强”是指表述观点或者提出建议时能理清它们之间以及其内部的关系,一般而言其关系有并列、递进、包含、转折等,本题应指解决措施之间的并列关系;字数不超过400字。

  二、参考范文

  一信用体系建设问题:

  1.信用体系不完善,2.信用体系的覆盖面小,3.民间征信系统的角度单一,难以满足市场需求;4.我国信用应用前景的开发力度不足;5.有关征信的立法和监管工作力度不足。

  二解决措施:

  1.全面搭建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全面实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

  2.制定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管理标准,扩大信用体系覆盖人群范围。

  3.形成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弥补民间征信系统的不足。

  4.创新征信征集工作方式,以政府、银行主导,适度放开市场引导民营征信机构,提升民众对信用信息的重视程度及运用。

  5.加快完善征信相关隐私保护立法,明确隐私保护的法律界定,并加大监管工作。

  三、评分方式

  (一)评阅方法

  1.按点给分,采点、取关键词按照对应分值给分;

  2.不要求考生的文字表述与评分标准完全相同,只需意思一致即可。

  (二)评分标准

  一信用体系建设问题:

  1.信用体系不完善(2分),2.信用体系的覆盖面小(2分),3.民间征信系统的角度单一(2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4.我国信用应用前景的开发力度不足(2分);5.有关征信的立法和监管工作力度不足(2分)。

  二解决措施:

  1.全面搭建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全面实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3分)

  2.制定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管理标准,扩大信用体系覆盖人群范围。(3分)

  3.形成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弥补民间征信系统的不足。(3分)

  4.创新征信征集工作方式,以政府、银行主导,适度放开市场引导民营征信机构,提升民众对信用信息的重视程度及运用。(3分)

  5.加快完善征信相关隐私保护立法,明确隐私保护的法律界定,并加大监管工作。(3分)

  (三)注意事项

  1.按上述要点,应分两个层次,未分扣2分。

  2.文字表达2分,字数太少不给分。

  3.没有分层列项,或分条列项超过10条(不含10条)最多15分。

  4.上述要点(5个问题+5个措施),表达意思相近,但未写出关键词的,酌情给1-2分。

  作答要求

  四、给定资料中提到,“信用既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一种制度和规则”,请以信用的“柔性”与“刚性”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试题分析

  任务说明:就题目来看,该题要求围绕“信用既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一种制度和规则”,以信用的“柔性”与“刚性”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写作时首先要解释“信用的‘柔性’”是指道德品质,“信用的‘刚性’”是指制度和规则。文章写作的角度是丰富的,可从“信用的‘柔性’”“信用的‘刚性’”的内涵来写,也可从“信用的‘柔性’”“信用的‘刚性’”的意义来写,还可从“刚柔相济,信用的‘柔性’与‘刚性’互相补充”的角度来写。

  要求说明:“自选角度”,是指在写作中可以自主选择指定话题或主题的内涵、原因、意义、危害、对策等作为切入点进行论述的一种写作要求。

  “立意明确”,立意即树立自己的观点,立意明确是指直接明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申论考试中这种观点可能是对于材料事实的总结、也可能是对于某种事件或者观点的看法与解决问题的意见等。

  “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是指在陈述、说明、议论某一观点或事实的过程中,可以借鉴给定的参考材料,也可以借鉴自身的经验、知识背景以及生活体验。

  “思路清晰”,是指阐述观点或事实的进程符合一般的认识逻辑,清楚明了地呈现。

  “语言流畅”,是指语言流利、畅达、无病句、无歧义。

  字数控制在1000字左右。

  二、参考范文

  信用的柔与刚

  所谓“柔”从表面上说是柔弱、柔软,从根本上说乃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所谓“刚”从表面上说是刚强、强硬,从根本上说是有形的力量。信用的“柔性”与“刚性”是指信用一方面要发挥道德品质润物无声的力量,另外一方面也要发挥制度和规则有形的强制性作用,将信用的“柔”与“刚”相互渗透,优势互补,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人人信守诺言,人人崇尚诚信的社会风尚。

  信用的柔是指发挥信用道德品质的力量。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的强制,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信用是一种内心的遵守。诚信,乃为人之本,立业之基。然而,目前社会上的失信行为屡禁不止,我们面临着诚信的困境,学术造假、简历注水、高铁霸座、电商售假、质检造假等各种失信行为。这些失信行为严重破坏了良好的社会秩序,带来一系列不良的连锁反应。信用问题是法治问题,也是道德问题,我们要发挥道德品质润物无声的力量,才能安生立命,才能促进社会良续发展。

  信用的刚是指要发挥制度和规则的强制作用。面临突出的诚信问题,不仅需要发挥诚信道德品质的力量,用道德滋养人性从而使人们信守承诺,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也要发挥制度的强制作用,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中国法院网曾报道,湖北省黄冈市一位“老赖”的儿子报考航空院校,但由于其父母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故难以通过招飞单位审查。这位“老赖”为此主动到银行还清贷款,履行了全部法律义务。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信用成为每个人“第二代身份证”,一旦有人严重失信,马上天下皆知。面对屡禁不止的失信问题,我们要健全失信惩戒制度,让“诚信者走遍天下,失信者寸步难行”。

  有一种艺术叫做“刚柔相济”,信用的“柔性”与“刚性”并非互相否定的关系,而是互相补充的关系,针对不同的失信问题选择最为适当的方式,以达到信用效果最大化。信用的“柔性”并不意味着弱化信用道德品质的力量,信用的“刚性”也不意味着只强化信用的强制性作用,而是将信用的柔性与刚性相结合,既发挥信用道德的柔性力量,又发挥信用的制度和规则的强制作用。为了利于“黑名单”当事人自我纠错,河南省税务部门建立了纳税信用修复机制,鼓励“黑名单”当事人通过主动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社会影响等方式修复信用。通过这一机制很多当事人从“黑名单”中撤出,保护了纳税人的信用修复权利,体现了税收执法的刚柔相济。唯有发挥信用的柔性与刚性,刚柔并济,信守诚信的社会风气才能蔚然成风。

  信用既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一种制度和规则,唯有将信用的“柔性”与“刚性”相结合,才能让失信者更有危机感,让守信者更有获得感,人人才能成为信用的践行者,信用才能成为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三、评分方式

  (一)评阅方法

  基本方法:结合样卷,整体观照,分等赋分。

  阅卷老师依据评分标准,首先从整体上对所阅文章作出判断,确定其等次,然后在所确定的等次中,围绕基准分,结合评价要素,适当上下浮动,斟酌调整之后,考虑扣分项,最后给定分数。

  1.整体观照,确定等次;

  2.整体观照要素:

  (1)是否符合题意

  (2)文章与题目是否一致

  (3)论据是否支撑论点

  (4)逻辑是否清晰

  (5)字迹、文面是否整洁、规范

  3.等内斟酌,上下调整;

  4.扣分项:缺标题,有病句,有错别字,卷面脏乱等;

  5.确定得分。

  (二)评分标准

  依据评价要素,共划分为五个等次。

  评价要素:题意要素;写作能力要素,包括观点、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一类(34-40分):全面符合作答要求

  1.切合题意,能紧密围绕“信用的‘柔性’——道德品质,信用的‘刚性’——制度和规则”提出真知灼见;

  2.观点鲜明,见解深刻;联系实际,举例贴切;

  3.论据充分,结构严谨,逻辑清晰;

  4.语言准确、简洁、流畅,书写规范、工整。

  以37分为基准,适当浮动。基本具备以上条件者可获基准分;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适当加分;反之,酌情减分。

  二类(25-33):基本符合作答要求

  1.符合题意,能围绕“信用的‘柔性’——道德品质,信用的‘刚性’——制度和规则”有思考和见解,角度适当;

  2.观点明确,见解较深刻,论据说服力较强,能联系实际;

  3.结构完整,逻辑较清楚;

  4.语言较准确、简洁、通顺,书写规范、工整。

  以29分为基准,适当浮动。基本具备以上条件者,可获基准分;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适当加分;反之,酌情减分。

  三类(15-24分):不完全符合作答要求

  1.不完全符合题意“信用的‘柔性’——道德品质,信用的‘刚性’——制度和规则”;

  2.论据不能有力支撑论点,论证缺乏力度;联系实际不足,缺少例证或举例不当;

  3.结构基本完整;

  4.语言基本准确、基本通顺,书写基本规范。

  以20分为基准,适当浮动。具备以上条件者,可获基准分;某一方面略好,适当加分;反之,酌情减分。

  四类(0-14分);不符合作答要求

  1.背离题意;或观点有严重错误;或立意模糊;

  2.拼凑资料,基本上转述或大部分抄袭给定资料;

  3.通篇分条列项,文章类似细化提纲;

  4.字数600字以下者。

  以7分为基础,适当浮动。答卷中出现以上情况之一者,得基准分;某一方面略好的,适当加分;反之,酌情减分。

  (三)注意事项

  1.文章字迹无法辨认,在15分以下赋分;

  2.没有标题,赋分等级确定后,扣3分;

  3.答错位置的,按相关规则处理;

  4.特殊试卷,提交专家组。

看过本篇的网友还看过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更多>>名师讲座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