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四川 > 公务员 > 考试动态 >
广元公务员“老赖”是如何炼成的
2009-12-15 11:23  东方早报 点击:

  四川省广元市200多个公务员,截至11月18日,10年间累计欠账571.02万元。日前,广元市政府由常务副市长牵头,以“三停五不”(即停职、停工、停薪、不提拔、不调动、不评先、不晋级和不加薪)的强硬方式为银行“追债”。(《成都商报》12月14日)

  曾几何时,公务员成了各地金融放贷机构争取的“香饽饽”,为了抢得这些客户,各地银行不惜降低门槛,提供各种优惠。比如,广州市商业银行就曾面向全市5万公务员发放“红棉金卡”,持卡公务员无需担保和抵押就能申请期限最长为10年的贷款;2002年交通银行为杭州地区公务员度身定做的“太平洋公务员卡”,其金卡的持有者可享受最高额度20万元的信用贷款。

  银行金融业之所以大开向公务员放贷的方便之门,据说是因为他们“工作稳定,收入高,个人信用好,还款能力强”,从银行的业务技术角度来讲,倒也合情合理。但广元市,一个城区人口只50余万的小型地级市,却出现了众多的公务员“老赖”——如此现实则警示银行业者:以身份识别客户缺乏科学依据,对公务员群体的过度追捧,只能诱使其透支信用。广元清欠运动中,有人抱怨是银行工作人员三番五次向他推销信用卡,养成了自己大手大脚的习惯,虽有些卸责于人,倒也不无些“偏道理”。因此,公务员成“老赖”固然有其自身的不是,从银行金融机构方面来说,如何真正实现业绩与风险控制双保险,值得再思考。

  需要指出的是,银行金融机构愿意给公务员提供无担保贷款,依据是其对公务员职业的风险评级。这样,政府本没义务为银行的这部分贷款提供担保,更没必要承担“追债”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说,广元市由常务副市长牵头“追债”是特殊情况下的非常之举。公务员“老赖”会给政府形象造成负面影响,这些部门的 “坏榜样”更会影响广元的投资环境,但广元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赖账”的571.02万元,在广元市的到逾期贷款中所占比例,可以说“很小”。截至5月31日,广元全市党政机关及公务员到逾期贷款总额6.5566亿元(其中单位5.409亿元,个人为1.1476亿元)——这种庞大数字不由让人联想,广元市政府的“追债”力度之强,是不是被迫“弃车保帅”的拖延战术。

  即便毋庸去多想,问题的另一面还在于,广元市政府的“追债”行为实际上是动用行政权力为银行的放贷行为做信用“背书”,造成了没有担保的公务员贷款有了实质担保。既然向公务员放贷如此有保障,不会造成坏账,那么今后金融机构向公务员放贷的积极性就会更高。广元市才成立个把月的“清贷办”是不是干脆变成一个常设机构?如果全国都如此情形,那又会怎样?

>>考生必看:2011年四川公务员面试课程 红领摇篮班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华图网校命中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