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热点评论:从“网络恐惧症”看官员心态

热点评论:从“网络恐惧症”看官员心态

A+ A- 2010-07-15 10:41  |  华图网校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前段时间,针对当下存在的官员“网络恐惧症”,人民网论坛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在6243人的调查中,70%的受调查者认同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高达88%的网友认为官员“网络恐惧”是“好事,说明社会进步了”。而从官员方面来看,“担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现象被曝光,影响前途”成为官员网络恐惧的首要因素,这说明网络对官员公权力的使用产生了极大的震慑。由此,各种各样的官员心态“被”呈现在大众面前:

  (一)担忧:

  “不干净”使官员变得“懦弱”

  当官员面对不实言论、诽谤之词时,完全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将此种言论的制造者绳之以法。可惜,绝大多数官员明明知道是假,却采取找关系、托人情、花钱摆平的方式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岂不知这是对网络犯罪的怂恿,鼓励“刁民”的存在。一些网络“刁民”就认为所述情况是事实,反而变本加厉、肆无忌惮。难道执法者不懂法吗?不是!而是担心诉诸法律引来其它方面的问题,说到底,还是自己不干净!正是这种“不干净”使处于网络舆论风口浪尖的官员变得“懦弱”,更甚者是“妥协”。久而久之,就成了标准的“网络恐惧症”。

  ——山东新闻网济宁新闻中心主任 华中领

  在网络里,党政官员是“弱势群体”

  在当前的网络中,官员很有可能成为“弱势群体”。

  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说话可以不负责任,这很可怕。我们不是怕老百姓的监督,我们希望倾听民声,但现在网络上有一种不良现象,党政干部尤其是县委书记只要有一点不妥,哪怕这只是谣传的,就可能被网民群起攻之,无限放大,让人受不了。

  应该说我们政府工作的公开化透明化也在推进,我们有正常的体制机制的渠道,有信访办,有书记的公开信箱,有“一把手”接待日。这都是渠道,有些信息确实是通过那些不正规的渠道散播的。我们必须承认当前在网络上,理性还是很缺乏。

  ——河南某县县委书记

  (二)坦然:

  有人给你造谣,肯定也有人给你辟谣

  网络是个好东西,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我在基层工作几十年了,当县领导也有十几年了,老实说,接触网络也是最近几年的事。听到通过网络监督而落马的官员的事更是最近一两年。这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个新课题,网络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成果是明显的,这是有目共睹的。总的来说,我还是认为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我的工作是每天要面对基层,只要你跟群众生活在一起,你的一言一行让大家看得到听得到,有人给你造谣,肯定也有人给你辟谣。那些网络的事情不就不攻自破了吗?

  ——浙江某县县委书记

  (三)积极应对

  多一点主动,争取网络“麦克风”

  网络的发展是大势所趋,这谁也否认不了。网络正处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但是极不稳定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很多人,不仅仅是官员,都有可能被网络伤害。有些同志在以前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加上又看到一些官员因为网络曝光落马,就是没有问题,也害怕一时说漏了嘴。

  可是官员必须有面对这种挑战的勇气,少一些抱怨,少一些牢骚,多一点主动,争取网络“麦克风”,占领舆论的制高点。其实,有些恐惧的状况和心理也是很正常的,要不是搞宣传工作,我对网络也有些发怵。可是,网络是挑战,怎么能逃避呢,必须接受,敢于应战。这是工作的要求。要逐渐开始由躲避媒体变为主动与媒体接触,重视网络。

  ——河南某市委宣传部长

  诸多言语之下,暴露出了官员自身的定位问题。河南某位县委书记显然把自己定位在了一个强势群体中。那么官员到底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长久以来,我们的党和国家一直在强调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党领导下的各级官员都是人民的“公仆”,从这个角度来说,官员本身就不应该成为一个强势群体,因为代表着其强势地位的公共权力正是人民所赋予的,其职能是为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这一定位不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事实是,虽然“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口号喊得响亮,但不少官员的思想依然停留在“管理”而非“服务”上,这就使得个别官员权力欲望膨胀,发生了公共权力滥用的现象。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监督的目的不在于窥探公务人员个人的隐私,更在于促进公务人员服务意识的回归,从而更好地发挥公共权力的效力。诚然,正如一些官员所说,网络监督作为一种新兴的监督方式,确实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缺乏理性,但同时它也具有两面性,它在反映民意的同时并没有排斥官员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应有的表达权。只要你“身正”,又何须惧怕“影子斜呢”?有人给你造谣,就必然有人会给你辟谣。网络对谁都是公平的。

  所以,对于网络监督这一新兴的监督方式,我们的官员还应客观看待,特别是随着网络实名制的出台,网络言论一定程度上得到规范的情况下,更应该像那位河南宣传部长那样主动面对,勇于接受挑战,以自己务实为民的实际行动占领舆论的制高点。

  希望有一天,对于网络监督,我们所有的官员都不再“恐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