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限价房岂能成少数公务员的福利

限价房岂能成少数公务员的福利

A+ A- 2010-08-12 17:00  |  华商晨报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近日,北京海淀区政府和海淀区房管局网站上开始对限价商品房审核进行公示。此批限价商品住房的申请人全部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的工作人员,这一情况引起海淀区居民的关注。(8月11日 新华)

  限价房的政策初衷与保障性住房截然不同,保障性住房的目的在于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权,而限价房是目前限制高房价的一种临时性举措。半保障性、半商品性的限价房出现之初,就被政府赋予了稳控商品房价格的使命。

  然而,从2008年广州推出首批限价房开始,限价房政策便显得极其尴尬。一方面,国内的限价房建设量是极其有限的,除了广州、北京等大城市,二三线城市对于限价房建设还持比较谨慎的态度。过小的限价房供应量,使限价房根本没法对房价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反倒是随着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波动,限价房就被波动的房价绕得团团转,甚至一度遭到冷遇。对于限价房的政策使命而言,这可以说是一个“完败”的现实。

  另一方面,限价房的分配让人开始怀疑所谓的限价房建设的初衷。以此次海淀区房管局网站公示的数据为例,这批申请限价商品住房的申请人有近180户公务员,除7户外,其他申请人家庭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全部为零平方米,也就意味着全是无房户。家庭年收入大多数在6万元至9万元之间,少数有超过11万元的。如果说这一人群是限价房的适应人群,我们不妨看看这个人群到底有多庞大。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2009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北京市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为44715元。也就是说,6万至9万的家庭收入基本符合北京市的平均收入。根据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调研了解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底全市居住型出租房屋共有94.53万户﹑411.8万间,租住人口达690万余人。如果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人群都可以定位为限价房的适用人群的话,这个人群是如此的庞大,而限价房的供应量又是如此稀少,恐怕只有很少的幸运儿才能享受到“限价”的福利。

  那么,这些幸运儿又是哪些人呢,除了近日海淀区公示的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公务员外,今年农业部也曾被曝分了800套限价房。当时还引出任志强的“很多定向房不公开销售,农业部并非个案”的言论。

  在地方上,公务员成为这个幸运儿的概率也不低。海南省海口市6000多套限价房项目仅仅针对公务员销售,房价远远低于周边的普通商品房价格。海口市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建设该公寓的初衷是方便公务员上下班,“可节省很多油料”。历经两年波折而最终才确定试点的郑州限价房,因为难以确定市场销售情况,定位“公务员解困房”,甚至,建设部曾酝酿将公务员纳入住房保障的范围,具体设想就是公务员优先购买限价房。

  至此,限价房的眉目开始逐步清晰,似乎限价房除了为公务员解了高房价的围,为公务员提供超国民的福利外,其原有的政策预期与调控作用完全无法看到,这不能不让人对限价房政策产生疑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