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艰苦岗位”咋成了公务员处罚工具?

“艰苦岗位”咋成了公务员处罚工具?

A+ A- 2010-10-22 08:44  |  网易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郑州市委近日出台规定,机关人员出现上班时间打扑克,上网玩游戏、聊天、炒股等情形,将针对性地安排到市内一线艰苦岗位轮岗锻炼一年或半年。(10月20日《大河报》)

  以“安排到一线艰苦岗位”作为对“上班时间打扑克,上网玩游戏、聊天”者的处罚措施,乍看似乎显得很合乎情理,也很有“创意”,但细想一下,事情显然又不大对味:“艰苦岗位”能够作为一种处罚手段和工具吗?

  显然,如果这种处罚逻辑一旦成立,那事实上也就意味着,“艰苦岗位”其实是当地管理部门眼中“低贱”工作———只配“发配”有过错的人去充任。而如此一来,那些原本一直就在“艰苦岗位”工作的人,心里将会作何感想?

  通过岗位或职位“权力含量”的高低不同,来体现对官员的奖惩与褒贬。这表明,在目前我们的行政公务生态之中,权力与责任的规则秩序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失衡的。一方面,存在很多高高在上、“权大而责小”,可以轻松应付、方便“上班时间打扑克,上网玩游戏、聊天”的清闲岗位,另一方面,同样也存在许多“责大而权小”,让人避之不及的“一线艰苦岗位”。

  所以,我们要进一步从源头上检讨反思其背后基于“权力与责任”关系的公务生态秩序的失衡、错位,进而尽快矫正这种失衡错位的秩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