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对四川公考“性生活”考题的关注不应变为误读

对四川公考“性生活”考题的关注不应变为误读

A+ A- 2010-11-11 08:49  |  国际在线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近日,四川省多个公务员招考同期进行。“你对自己的性生活是否满意?”等心理素质测试题出现在考题中。据考生说,总计399道是非题中,涉及“性”的题目约有六七道。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最讳莫如深的话题莫过于这夫妻生活方面的事情了,不仅对朋友不能说,除了自己媳妇,对任何人都没法说。如今四川省招考公务员的试题,却要让这些考生们敞开心扉,说说自己对性生活是否满意,这可真是惊世骇俗的革新。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很多人纷纷质疑这种考试题的实际意义,更有人认为这种考题的答案不具有参考价值,因为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习惯和传统心理,肯定不会在这样的测试题上说实话,除非是不记名的问卷调查,还有可能说,在这样严肃的公务员招考场合,怎么能把自己的隐私公之于众,万一影响了后来的招录,岂不是后悔都来不及,所以很多人对这种形式的试题能测试出什么效果持质疑态度。

  不过该新闻的后续报道中,我们看到了媒体对四川公务员考题涉及性话题的误读,据四川省考试机构的负责人解释说,这次考试涉及性话题的考题,主要针对的是报考公安岗位的人,而且这些试题是心理素质测验题,采用历年使用的由国内外精神医学专家研制的简版399个测试项目,是权威、科学的心理测验试题。几个涉及性话题的考题是被媒体给误读、大肆渲染了,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

  该负责人还解释说,心理素质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测试应试者生理心理的健康状态,是否适合从事公安警察工作的需要,防止公安干警在个人情感受到剧烈刺激波动和巨大压力下做出不由自主的危害性很大的恶性事情。

  谣言止于真相,通过相关负责人的出面解释,我们才明白,原来之前一直被媒体大肆渲染的公务员考题涉及性话题的“猛料”,充其量只是一个心理测试题而已,这和很多八卦杂志上搞的故弄玄虚的心理测试一样,具有相对的参考价值,但不是最后的录用依据,而媒体,在这件事情上,采用娱乐报道的方式,对一个细节进行无限放大,渲染并不存在的负面效果,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

  不过从老百姓对这件事情的关注上,我们也能感受到大家对天下第一考——公务员考试的关注和重视,公平、科学的考录细则的制定和认真执行,选拔出最优秀的公务员服务百姓,既是百姓福祉,又是执政党的责任,从这一点来说,媒体和百姓的过度关注也不能苛责,但过度关注不能变成过度误读,相关部门及时出面解释澄清,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人民群众释疑解惑,更是值得赞许的行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