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热点时评:晒"三公"羞答答的玫瑰开得太慢

热点时评:晒"三公"羞答答的玫瑰开得太慢

A+ A- 2011-07-20 09:34  |  人民网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财政拨款开支的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经费的支出被称为“三公”经费。出于对“三公经费”问题的重视和廉洁政府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在今年6月,98个中央部门要公开部门决算。但时至7月19日,仅有42个部门公开了“三公”经费。

  公布“三公”的目的,是让政府把钱花在“刀刃上”,改掉“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进而逐步把各级政府打造成廉洁政府。4月14日,科技部率先公布了“三公经费”支出情况,随后环保部、中国工程院、国家文物局、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审计署等相继跟进。尽管公布的“三公”经费中还存在数字笼统等不足,但毕竟是掀起了中央部委“三公”经费的“盖头”,让人们看到了“公开”的希望,应该为此叫好。

  但是仍然有中央部门在“三公经费”账单的公布上爽约。迟迟不公布结果,引发了各种猜测。“猫腻”太多,怕吓着人?正在平衡帐目,想瞒天过海?没把“国务院要求”当事儿,压根就没打算公布?受制于“复杂的技术条件限制”不能按期公布?......

  “丑媳妇终究要见公婆”。虽然中央部委晒公款消费账,属“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人们应该报以一定的宽容,但是应该看到:公开“三公”经费,在我们的廉政建设进程中已是大势所趋,拖,躲,终究不是法子;部委领导们应该懂得,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是依法治国、建设廉洁高效政府的大忌。因而,对迟迟不见动静,“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部委不能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有必要采取措施促使这些部门早日履约。一是运用行政手段管理,启动行政问责制度,对影响政令执行力的部委要有奖惩,形成“令必行、信必果”的氛围;二是用经济手段治理,对部委今后的财政拨款也要有所区分,不及时公开的,按一定比例消减拨款,逼着他们争先恐后“公开”;三是可以借鉴别国的方法,用建立政务公开的法律来作为刚性保障。

  晒“三公”已经破题,只有先公开了,才谈得上费用多还是不多,合理还是不合理,才谈得上对“三公”的监督。现在公开犹如羞答答的玫瑰,开得太慢。如何让这朵玫瑰开得快一点,还需要一些“外生变量”的催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