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时政热点:敢直抒己见的专家学者 "可贵"

时政热点:敢直抒己见的专家学者 "可贵"

A+ A- 2011-08-25 10:01  |  华图网校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背景材料】

  新一轮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海归学者、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榜上无名。之后饶毅发表博客称,已预计到结果,并表示今后不再参选中科院院士。此事引发社会关注与议论,有人为饶教授打抱不平,有人质疑院士评选制度。笔者无意对院士评选妄加评论,而认为,我们需要院士引领和促进科学技术研究、发展和应用,也需要像饶毅这样为了国家利益、牢记社会责任而敢讲真话、能提出专业意见建议的专家学者。后者,可能更是当下学界的“稀缺资源”。

  【相关评论】

  饶毅在海外工作生活了22年后,于2007年回国,出任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对于这位神经生物学家,公众更熟悉的不是他研究的领域,而是他切中时弊的言论。回国之前,他就撰文对中国的中长期科技规划表示关心,并直言不讳地提出了自己的批评和建议。回国后,他除了干好科研和育人工作外,还一直关心国内科研体制改革,曾就科研基金分配体制问题与另一位海归学者联合撰文,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热点评述】

  厚重的社会责任感,敢于直言的精神值得尊重。饶教授的批评和建议也许还有值得商榷和完善之处,但那份社会责任感、敢于发表意见的精神值得提倡。而他的“另类”也值得品读。笔者曾采访过不少专家学者,有意思的是,一些平日比较熟悉、也乐意接受采访的专家,在某个时间段会“缄默”,因为他们自己或他们的科研项目正在参加某项重要的评选,不便多言。而饶毅则不同。据报道,在参评院士期间,他依然写了不少批评中国学界的博文。在他看来,除了做好本职,对其他问题也要有自己的看法。“看到问题,就要说出来。如果不敢说,那还怎么做?”

  推动科学发展、社会进步,需要更多愿说真话、敢说真话的专家学者。面对学界不良风气和不尽合理的科研经费分配制度,学者们要敢于发表见解,通过提出建设性意见来助推制度完善,而不是长久地处于“等待和观望”中。面对诸如地沟油、膨大剂、核辐射之类公众关注度高的事件,专家们应积极进行科学知识普及,及时给政府部门提建议,而不是因“事情太敏感”而选择逃避。无论是一般的专家还是院士级别的专家,在“讲话”时都应该立足自己熟悉、擅长的领域,本着对社会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建言献策,而不是顶着骄人头衔四处给人家当 “摆设”,更不能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当然,有时候专家学者们讲真话,也的确会遭遇“风险”,所以社会方方面面需要营造良好氛围,搭建平台,让专家学者出于善意的意见能顺畅地交流、交锋、交融,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

  “一票之差,冰火两重天”!“院士”固然是学术界的崇高荣誉,许多科学家梦寐以求的一顶桂冠,但社会也不必过度崇拜。有老院士曾调侃道,也许当初自己不过是比别人多了一票,于是就成了各类学术会议和课题评审会的抢手人物,而因一票之差淘汰出局的另一位学者就只能在家抱孙子。其实,无论是评上院士的,还是落选的,都不乏相关学科领域重量级人物。

  【一句话点评】

  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份“任重”体现在专业领域的孜孜以求,也体现在能够为国家为社会讲真话献良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