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寒门难出贵子"拷问社会公平
【背景材料】
又到了大一新生入学的时节。读书改变命运,曾经是农村寒门子弟坚守的信条,如今,这一信条正受到很大的挑战与质疑。“村里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学费越来越贵,但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也越来越多。”这是很多农民普遍的感受,“好不容易跳出去了,怎么又回来了?读书还有用吗?”不少村民发出这样的疑问。
【相关评论】
根据刚刚公布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调研结果,我国重点大学里的农村学生比例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不断下滑,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种种迹象表明,学习刻苦、家境贫寒的孩子在一线重点大学中出现的越来越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寒门学子考上名校的机会并没有随之增长,“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找的工作越差”,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普遍现象。
【热点评述】
家境与能否考上好大学高度相关,是对社会公平的一大戕害。仅就招生环节来说,名校择优录取,本无可厚非,但当名校本着这一原则招来的都是家境优越的子女时,其背后隐藏的教育资源畸形分配,以及由此引发阶层固化、贫富差距代际传递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却不能不让人警觉和反思。毕竟,中产及其以上阶层并不占我们社会的多数,重点大学矮化为“殷实之家子弟俱乐部”,意味着数量更为庞大的寒门子弟失去了机会。
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变命运的信念,是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载体,关系到社会的底线公平。天赋不错的寒门学子通过苦读考上好大学,进而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是许多底层民众改善自身境遇的希望所在,也是为数不多的阶层上升通道之一。而一旦这扇阶层流动的大门被关闭或变得极为窄小,群体之间只能横向流动不能纵向流动,不同的阶层之间分野明显,互不理解,在价值观上视同水火,将会是对社会和谐的巨大威胁,共享发展成果也无从谈起。
寒门难出贵子,表面上看是教育问题,其实折射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坐标。都说我们是个转型国家,国家的转型是通过一个个个体命运的转型来实现的,对于亿万到城市谋生的人来说,让自己或后代实现由农村到城市、由蓝领到白领、由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的跨越,通过自身努力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道路。近年,拼爹、富二代、穷二代等词汇的流行与热议,无疑说明这个正常的过程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此时社会应该做的,绝不是默认这些词语代表的含义成为通行的社会规则,而应该创造更多阶层流动的机会,让更多底层的人们看到希望。
【一句话点评】
要知道,农民工的孩子永远是农民工,是无法实现经济与社会转型的,给底层以希望,就是给国家以希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