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时评:北大硕士公务员殴打父母的道德拷问
近日,北大硕士毕业、在深圳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工作的廖某对远从湖南赶来照顾媳妇和孙子的父母实施家暴,引起社会关注。(10月26日《广州日报》)
当北大高材硕士生、公务员跟对父母施暴的“忤逆子”联系起来,不但极容易吸引公众的眼球,更是刺痛道德的心灵。遵循孝道,不仅是道德传统,更是人伦底线,如今却被一位受过较好文明熏陶的公民以拳脚和牙口打破,难免引发民众的道德义愤和情感失落。
同事证实廖某在单位并无过激行为,甚至可称得上表现优良、彬彬有礼,为什么回到家里却对父母拳脚相向呢?这种人格的分裂,恐怕正与高压力、高风险下诸多民众的生存环境是相契合的。民众的生活和情绪,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正被无处不在的风险和压力所捆绑,诸多失衡和矛盾充斥着我们的内心。就拿廖某来说,他在单位的彬彬有礼,是职场生态所影响的。要升职、要得到赏识,就要牺牲个性和自由,因为他背后所承载的是婚姻、家庭、生计……而这一切,都让他不得不戴着面具活着,这种压抑积压到一定的程度,必然要宣泄的出口。而这个宣泄的出口,不是出在给他这种压力的人或者环境,而是需要一个更加宽容和脆弱的群体,比如父母。
向更弱者下手,向更加宽容者下手,这既是人性懦弱和无耻的表现,也是人性畸变的最坏情状。廖某为什么不敢向他的领导发泄,因为领导决定着他的前程;为什么不敢对妻子发泄,因为妻子会因为不能容忍让他苦心经营的家庭分崩离析……而他的父母,再怎么拳脚相向恐怕都不会给他造成这些风险。当宽容、善良,甚至亲情成为无代价的压力宣泄工具,那么人伦道德也就无底线可言。
诚然,社会的压力着实是造成这种人性畸变的重要原因。但不可忽视的是,道德从来都是用来律己的,透过廖某的行为更该好好审视我们的内心。如果不是因为人性自私到极致,如果道德人伦笃定在内心,即便外界的压力再大,也恐怕不会对自己的父母如此暴戾。不要以社会压力来放纵我们人性的自私,不要以精神焦虑来为我们的堕落寻找冠冕堂皇的借口。因为真正的道德和伦理,永远都根植在每个人的内心,除非我们想把它掩埋和遗弃。
当廖某以在外遭受的压力需要宣泄作为放纵自己的理由,频频地向父母伸出拳头,人性畸变的背后制造的是内心道德的创口。而要抑制此般道德悲剧的发生,一是需要社会释缓民众的压力,让生计压力不再成为道德堕落者的借口;二则是需要民众对道德伦理的自我坚守,避免对人性自私的自我放纵。只有道德信仰笃定,才能正视人性的懦弱,才能拒绝野蛮坚守文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