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点:用制度关爱纾解“空心化”之痛
一些农村地区,空巢老人“老无所依”,留守儿童“幼无所靠”,已经不仅仅是个体的生活困扰,更是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
“她比沈从文笔下的翠翠更让人感动。”这几天,一组题为《弟弟要睡了》的照片在网上广为传播,湿润了千万网民的眼睛。在摄影师定格的画面中,一个不到10岁的小女孩带着弟弟,一边听课,一边哄着怀里闹困的弟弟……
这幕场景之所以让人心酸,是因为照片背后有着无奈的现实:小女孩的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了,8个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要干农活,只好由小女孩带着弟弟上学。而在小女孩生活的苗族村寨,全村45岁以下的成年人大都在外打工,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留守儿童。
如果让目光跳出湘西山村这一隅,就会发现,“弟弟要睡了”折射出许多农村家庭的普遍处境。来自全国妇联、全国老龄办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口约5800万,留守老人多达4000万。
伴随着中国社会快速走向城市化、工业化,在打工潮席卷之下,曾经“依依墟里烟”的村子,只剩下老弱妇孺的孤独背影。“说村不是村,有院没有人;说地不是地,草有半人深”,一幅“空心化”的落寞图景,触动了转型期的一大社会痛点。
近年来,从街头流浪儿童到广西温江村“问题少年”成群,从邵阳沉船事故到留守女童与奶奶尸体独处7天,无不表明在“空心化”蔓延的背景下,一些农村地区的空巢老人“老无所依”,留守儿童“幼无所靠”,孩子们普遍存在学业失教、生活失助、亲情失落、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等问题。这不仅是他们的生活困扰,也是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
《弟弟要睡了》这张照片为什么能打动网友?一个网络调查中,居前两位的回答分别是“折射了部分落后地区的贫困现状”和“反映了留守儿童权利保障的缺失”。这告诉我们,在社会流动加剧的时代,流动者的境况备受关注,但留守者的权益如何保障、留守儿童的未来何处安放,还是一个有待破解的难题。
事实上,我们的社会一直在努力回答这些问题。近年来,从政府部门到民间组织,代理家长、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免费午餐、留守儿童关爱基金等创新举措不断涌现。日前,国务院决定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600万特困地区学生每人每日补助营养餐费3元,这也是许多留守儿童的福音。
一位领导同志曾在给留守儿童的回信中写道:“在我们心里,每一个孩子都不普通。你们现在是我们的至爱、祖国的花朵,将来是社会的财富、国家的栋梁。你们成长的每一时刻都牵挂着我们的心,你们的幸福和健康成长正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真正价值所在。”这样的殷殷深情,亟需化为破除城乡壁垒、保障留守权益的制度关爱,才能真正纾解农村“空心化”之痛,给希望的田野带来勃勃生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