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时政热点:“差生测智商”凸显教育的异化

时政热点:“差生测智商”凸显教育的异化

A+ A- 2011-11-01 12:59  |  华图网校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背景材料】

  据报道,无锡一些中小学教师因为学生学习成绩差,便要求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智商测试”,如果测出孩子智商低,老师就可以向上面打申请,这样的孩子的成绩就可以不计入班级成绩和考核,自己的“绩效考核”也就不受影响了。而“有的家长竟然希望医生给自己孩子的智商打出低分。表示如果孩子智商低,那么即使成绩差也不会影响到老师的业绩。”

  【相关评论】

  学生的成绩不好,老师首先想到的不是因人施教,不是和家长一起努力帮助孩子成长,而是考虑如何撇清自己的责任,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教育异化到了何种程度。中小学教育本是孩子建立人生自信心的关键时期,最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和鼓励。如今,却因为要不影响老师的“业绩”,无端贴上“低智商”标签,很可能埋下一生都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热点评述】

  教育应恢复其真实的目的:关注人格的培养,而不是分数的高低。当教育的目的不再是为了让孩子成长为人格完善、身体健康、具备一定知识水平的合格公民,而是成为考量老师“业绩”的一个工具,让人情何以堪?

  建立相应的制度,给教师职业一个明确的定位。有学者指出,教师有三种境界:一是把教师作为职业,这种类型的教师,把职业视为付出劳动、交换薪酬、养家糊口的谋生之所。既然是谋生之所,便少不了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二是把教师作为事业,这种类型的教师,把职业视为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他们渴望来自他人尤其是学生的肯定,工作往往会成为他们生活的核心,关系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及成就感;三是把教师作为志业,这种类型的教师,把职业视为宗教,视为意义之旨归,职业与生命融为一体。对于教师职业的深刻理解和执著信念,使他们通过学生的卓越发展,让自己的生命得以丰富和扩充。

  教育考核功利化,这是教育的“败笔”。必须承认,一些教师之所以会用如此功利的态度对待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主管部门“绩效考核”不够科学所致。因为这种“绩效考核”把考试成绩、升学率等作为考核教师业绩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指标,却不考虑教育的复杂性。事实上,影响成绩的因素是多元的,并不是老师所能够完全掌控的,因此,学生成绩不理想,并不见得就等于教师水平不高或者没有尽职。教育主管部门不全面地考核老师的工作,而过于依赖学生成绩来做片面的绩效考核,才迫使老师们不得不走“测智商”这样的旁门左道。

  【一句话点评】

  从这个角度来看,单一的“绩效考核”也是一种异化:考核教师原本是为了督促教师更好投身于教育,结果却使得老师为了应付考核而“破坏”教育,但这种双重异化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种现象背后的价值扭曲值得深思。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