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时事评点:从"无力承担半价票"审视公共残疾文化

时事评点:从"无力承担半价票"审视公共残疾文化

A+ A- 2011-11-11 09:39  |  重庆时报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针对残疾人乘坐火车享受半价票优待的提议,铁道部日前书面回复,称无能力承担更多票价优惠。11月9日,记者从铁路部门获悉,每列火车将至少预留5张残疾人专用火车票。该举措有望在11月底前实施。(相关新闻见本版)

  一直被公众认为“不差钱”的铁道部,面对残疾人乘坐火车享受半价票优待的提议,竟称“无力承担”,这的确令人错愕。即便是联系到此前铁路部门遭遇负债2万亿的财务危机,作为公共运输部门,不说一定要承担多大的公共社会责任,至少在当下残疾人囿于公共配置不全,大多时候有门难出的社会语境中,就算是铁路部门给残疾人算上半价优惠,面对出门人数有限的残疾人士,无非也就是少收了三五斗的事儿,恐怕也不至于到了“无力承担”的程度。

  没错,铁路运价受国家价格管理部门管制,任何试图对其中价格机制进行的调整,都势必经过复杂的报批、审批程序。铁路客运基准票价率多年未变,普通列车票价较低,几乎已是铁板一块,而价格稍高的高铁又存在运营、安全等风险,这使得票价上的变化,可能导致财务运营“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倘若半价优惠政策成行,如何甄别残疾人又将成为现实操作的一大难题。

  种种现实考虑,“残疾人半价”俨然已是系统工程。但很多问题的关键,往往并不在于现实操作的难度,更在乎落地生根的决心。这就不得不审视当下的公共残疾文化。比如,残奥会之前,就曾有外国友人提出,为何在中国街上几乎看不见残疾人?答案诚如提出残疾人半价票的残疾青年夏文涛所说,由于很难买到硬座或卧铺,残疾人只能呆在过道中,而列车过道甚至不够轮椅宽,加之离厕所远,上厕所更是非常痛苦的事。正是由于缺乏类似这样的残疾人公共设施,导致“残疾人总是避免出现在公共场合”。他们希望在生活上得到特殊对待,出行获得公共设施辅助,经济困境收获公共财政救济,但却很难获得额外优待,因此只能常困于家中。

  残障设施、经济救济的缺乏,只是公共残疾文化缺乏的一方面,更多的残疾文化缺失,还在于精神维度。只要稍加观察就会发现,任何残疾人自身的文化中,很少带有顾影自怜的情绪,而更多是在传递一种积极、尊严、平等乃至黑色幽默的价值。这种文化实际上决定了,他们希望在精神上获得等同于常人的对待,而不是被视为异类。可看看当下那些颇受受众欢迎的喜剧段子,不是拿残障,就是拿精神患者、肥胖人士开涮,这种文化价值氛围实际间接决定了残疾人士的现实处境。那就是不仅在精神上难以获得独立与自尊,在生活上也很难收获自由与权利。

  可是,一个真正文明与进步的社会,并不是看它对强者的态度,而要看社会对待弱者的态度。这样的话语放诸在现代文明的公共行政语境中,不能不说铁路部门“无力承担残疾人半价票优惠”的回应,实在是公共残疾文化的又一种遗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