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点:文化民生,兴国之魂
上海国际艺术节是一个连续办了13年的国际性、国家级的艺术节,属于高端艺术项目。现在,他们却专为百万农民工兄弟办节,堪称慧眼独具。有消息称,上海还敞开胸襟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公立学校,以至于现在上海的小学一二年级,已经有超过半数的非沪籍孩子了。
把教育与文化发展视作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让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在内的全体百姓共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果,这是一种海纳百川的胸襟,也显示了长远眼光。
民生问题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在欠发达地区,主要是指衣食住行等物质需要。然而对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的上海,对外来劳动适龄人口数接近一半的上海,民生问题可能还体现在政治层面、文化层面和社会层面。由于经济飞速发展、文化需求迅速放量、社会各阶层利益诉求多元,很多城市在文化上积累了大量“欠账”,国人文化渴求旺盛与文化供给贫乏形成了强烈反差。
衣食足了,如何能知礼仪?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文化生活质量,或许是最好途径之一。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用文化来“兴国之魂”,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全民共享文化,已经成为与国魂息息相关的宏大战略,事关民族精神与国民素养以及国家发展走向。
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关于民生文化的实践难能可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