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时事评点:职能部门岂能只对生产厂家负责

时事评点:职能部门岂能只对生产厂家负责

A+ A- 2011-11-18 10:30  |  华龙网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11月8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一份产品质量抽查报告显示,旗下品牌立顿铁观音因稀土超标被认定为不合格产品。而事实上,早在今年8月5日,国家质检总局已经下发通知称,立顿铁观音袋泡茶产品稀土含量超标,产品不合格。然而,直到11月国家质检总局再次发布公告后,联合利华才发布相关声明(见11月16日《第一财经日报》)。

  国家有关部门的食品质量抽查结果出来以后,有关部门不是及时通过媒体通知消费者,哪些企业生产的食品安全含量超标。而是先通知有关的生产企业,等到问题被拖上两、三个月后,有关部门才会通过媒体告知消费者。

  其实立顿铁观音稀土含量超标,被隐瞒三个月国家有关部门才告知消费者,这是国家有关部门的惯常做法。有关资料显示,三鹿奶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被有关部门隐瞒一个月。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被查出三聚氰胺超标产品,也是瞒报8个月之久。今年7月思念水饺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直到10月19日消费者才获知真相。

  有关业内人士表示:“食品企业一般都有一套自己的应急流程,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向主管部门争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就是说有关部门迟迟公布真相的原因,是有关部门和生产企业“公关”博弈需要一个过程。而在这样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博弈过程中,消费者就只能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业内人士表示,一旦被质检部门告知某批次产品不合格后,通常企业会派专人与相关部门沟通,重新选定另一批次产品送检,如果合格,企业名字或将会从不合格名单中消失。这一批次的产品送检合格,不代表上一批次的被抽检产品就合格。而上一次的不合格产品,因为这次企业给有关部门送检的“特制产品”合格,而就可以继续在市场上鱼目混珠地销售,难道有关职能部门就可以心安理得了。

  这样的用生产企业自己送检的“特制产品”,取代市场上的被抽测结果的办法,会不会有一天“地沟油”,也会疯狂地流向我们的餐桌。即使“地沟油”的生产厂家,并不一定会生产食用油。他们一样可以买来别的厂家的食用油,冒充自己生产的食用油到有关部门送检。只要企业的送的“公关费”足够厚度,就没有打不通的环节。

  被张贴出来的不合格产品,都是问题比较严重,或屡教不改的情况。是问题比较严重,还是屡教不改,还是有关生产企业的“公关”力度不够?反正消费者的肚子可以屡屡被有关部门拿来试错,反正生产厂家的产品可以被容忍屡屡出现问题,反正有关部门有特供食品的供货渠道,根本用不着为自己的食用安全担忧。

  有关部门为什么不及时公布食品抽检结果,是有关部门也不信任自己的检测结果?还是有关部门所谓的抽检结果,只是用来激发企业“公关”活力的刺激手段?亦或是有关部门迟迟不公布抽检结果,只是在彰显有关部门只对生产厂家负责,而不对消费者负责的决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