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点:别忽略“国考歧视”背后的就业难
11月20日,中国政法大学(微博)宪政研究所发布《2011年国家公务员招考中的就业歧视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调查的2011年国家公务员近万个岗位,全部存在健康歧视和年龄歧视,此外招考还在政治面貌、性别、户籍、地域等方面存在歧视性要求(见本报今日B10版报道)。
谈到国考歧视,坊间的通常观点是缺少制度约束,比如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建议,修改相关公务员招考规则,并建立公务员招考中的就业歧视审查机制,加快就业机会公平的实现。应该说,此建议不无道理,但放在现实语境中,即便制度完善了,看得见的歧视没有了,而看不见的歧视却暗流汹涌。
无论是一般的招聘歧视还是国考歧视,就业歧视大行其道,不容忽视当前的就业难——目前我们就业市场的岗位供不应求,换言之,僧多粥少。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前副部长张小建披露的数据显示,十二五时期,每年有2500万人需要就业,我国计划安排1200万人,每年就业缺口为1300万。就业难度可以想象,在这种语境中,用人单位不愁招不到人,自然很傲慢,面对蜂拥而至的求职者,想怎么挑拣就怎么挑拣。进一步而言,资强劳弱是不争事实,不少企业屡屡侵犯劳动方面的法规,工人的合法权益一再成为纸上富贵,也与就业难有关。
相比于一般的就业岗位,公务员岗位更具含金量,报名者更多,据报道,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最热的岗位是千里挑一,往往三四千人争夺一个岗位。如此情景,招考部门怎能不歧视?别说公考,就是一般企业也是想歧视就歧视。不妨换一种思路,如果国考报名人数寥落,报名的人数还达不到录取的人数,它还敢歧视吗?广而言之,如果出现了用工荒,还会出现就业歧视吗?日前媒体报道,保姆月薪超白领——临近年终,家政市场也开始提前预热。佣金虽上涨了三成左右,但因用工荒问题,不少市民仍遭遇月嫂难求的状况。金牌月嫂等高级家政工的佣金,已从5000元左右上涨到了七八千。
一定程度而言,就业难与就业歧视紧密相连,因为就业难,所以就业歧视;因为提供的岗位含金量高,就堂而皇之地挑拣你。因此,遏制就业歧视,必须扩大就业岗位,改变就业难。而具体到国考歧视,既有就业难的问题,也有权力傲慢的问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