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点:事业单位如何应对“倔强的萝卜”?
国务院法制办今日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规定,事业单位根据聘用合同和岗位职责,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基础,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绩效。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应当公开招聘。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式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11月24日中国新闻网)
值得注意的是,“条例意见稿”除了规定公开招聘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采取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办法,择优聘用以及考试考察主要内容外,还明确了公开招聘的程序。其中包括制定计划、发布信息、审查资格、考试考察、体检公示等。显然,这些都是保障公开招聘公正公平和透明公开所必经的程序,但要从源头上防范“萝卜招聘”,相关监督机制必须跟进,保持全程监督不放松。“萝卜快了也洗泥”,不能因为“凡进必考”,又有了法定程序,就忽略对考试考察等各个关键环节的盯防。
以“萝卜招聘”为典型的事业单位违规招聘,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事件。今年4月份,中组部、人社部公布曝光了五大事业单位违规招聘案例。据11月24日《京华时报》载,江苏省泗阳县近期举行的事业单位招考中,一个职位的笔试成绩前四名座位连号。并且此次招考笔试时间为11月19日,面试时间是20日,遭到网友质疑掩人耳目、速战速决。泗阳招聘小组称,其中3名考生确有舞弊行为,成绩被取消。负责此项工作的人才中心主任被停职调查。尽管这一事件正在进行调查,真相尚未见底,但是它折射了事业单位招聘中的乱象。“内部招聘”、“人情招聘”、“舞弊招聘”等事件频发,特别是“萝卜招聘”暴露了个别官员权力自肥、荫妻泽子和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损害了公开招聘的公信力,造成了恶劣影响。因此,在事业单位招聘中必须将监督机制列入“条例”的重点内容。
从源头上遏制和防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的不正之风,关键“给萝卜洗泥”,不妨通过立法予以制约并保障监督机制的执行力。“不为萝卜不拔菜”,大凡搞“萝卜招聘”的都是与官员有直接或间接利害关系的,应规定相关参与招聘工作的官员根据自身情况,提前申请回避。对无直接亲属关系、受人之托的,应事先向组织备案。凡是应回避未申请的,“条例”应明确相应的行政责任予以问责。
其次,应规定监督部门同期介入招聘,事先对招聘计划、参与招聘的官员进行细化监督,对报名考生参与审核其报考资格,防范“量身定制”;对考试考察、体检公示等环节进行现场盯防,建立网络信息搜集和快速反应机制,鼓励网民监督和举报违规招聘行为,确保网民质疑在第一时间得到受理与回应。发现问题,立即查处,及时公布处理结果,督促纠正。必要时,可采取交叉监督、明查暗访等手段,对招聘过程可能存在的暗箱操作露头就查,处理于萌芽状态。再者,规定由考生家长组成第三方监督委员会,看住招聘全程,发现疑点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始终对违规招聘保持高压态势,让违规者受到严惩,以挤压玩猫腻的空间。唯有此,才能建立起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选拔新进人员的制度框架,保障事业单位进人的公正公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