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时事评点:批官员“举债政绩”不可当耳旁风

时事评点:批官员“举债政绩”不可当耳旁风

A+ A- 2011-12-03 14:49  |  羊城晚报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前日的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分组会议中,审计厅报告的广东省、市、县三级政府负债高达7502亿元、债务率为64.22%的审计结果引起了热议。审议一开始,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欧广源就带头批评:“有的地方政府只讲政绩不讲经济,有的官员只顾上项目,甚至搞政绩工程,这一届拼命借钱,还钱的事都留给下一届。”

  7502亿元的债务,只是截至2010年底的数据,今年也快过完,这个大窟窿是变大了还是变小?“当家的”总得心里有个数。而且,这还只是省、市、县三级政府的债务,若算上镇级债务,则债务规模和债务率———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小川的话说———“简直不敢想”。显然,镇级债务未列入审计不等于不存在,眼下“简直不敢想”的恐怕也是早晚不得不面对的。广东地方政府性债务状况如此,其他省份又如何呢?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若加起来算个总账,会不会惊掉人们的下巴?

  地方政府巨额债务形成的主要根源是什么?欧广源主任一语中的,无非是“上项目”、“搞政绩工程”。如今一些地方干部,无论官大官小,上项目、搞工程都是“大手笔”,投资动辄几千万、上亿元,似乎规模越大、动静越大,脸上就越有光,政绩也越大。至于投资是不是收得回来,根本就不予以考虑,何况“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一般目的,也不是要收回投资,而是用别人的钱给自己“树形象”、替自己的升迁铺路。借来的钱能不能还得起,举债者似乎也不用操心,或者还来不及操这份心就已高升走人了,还钱自有后来人。

  由此不难看出,地方政府形成巨额债务,根本原因在于地方领导有举债的冲动和举债的权力,而绝少承担举债的责任和义务。所谓“这一届拼命借钱,还钱的事都留给下一届”,还算是较理想的情形,最糟糕的是“下一届”也和“这一届”一样去拼命借钱,而把还钱的事留给“下下一届”。在法理上,“下一届”自然应当为“这一届”还钱,而在人情物理上,“这一届”欠了一大堆账不用担责,凭什么要“下一届”来扛呢?所以,很可能的是“下一届”并不说不还,而事实上却会选择继续去借,你可以借钱“搞政绩工程”,我为什么就不可以呢?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反过来可以说,前人挖坑,后人遭殃。若前人之于后人有功德,后人会倾向于循着这个路径前进,为更后的人造福。而如果地方政府的某一届不能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把巨大的债务包袱留给后一届,起码是没有政治道德的,并且也易于恶化政治风气。很多举债的地方政府都用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仿佛是英雄所见略同,其实恰恰表明地方政府财源的单一和举债收益充满极大的不确定性。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总有卖完的一天,而寅吃卯粮,前行后效,债务的雪球越滚越大,一定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站在高高的债台上,地方政府不应若无其事,而应该感到高处不胜寒。但地方政府过度举债,实在已不算新问题,所以除了当头棒喝,更重要的是着手综合治理。如果暂不能做到让地方政府举债的决策者承担责任和义务,那么至少应做到对拟投资的项目工程进行严格的可行性论证;如果暂不能做到对项目实行终身责任制,那么至少应做到对拟提拔的干部扩大审计范围,不仅审计其任期内的个人经济问题,也审计其任期内的地方财政状况。屁股上有屎的人固不应带病提拔,欠一屁股债的人又岂能轻易重用?如果这些都暂时做不到,那么至少也应做到完善审计机制,对债务率畸高的地方政府及时提出警告,防止有的地方政府信用濒临崩溃而外界还浑然不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