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点:免费萝卜遭哄抢
据媒体报道,近日,河南滑县农民韩红刚的80亩萝卜滞销。由于销路不好,他决定免费赠送给市民食用。消息发出后,引来数万人拔萝卜,萝卜被拔光了,同时,他种的红薯也被偷了三四万斤,地边上种的两亩菠菜,也被拔得只剩下三分之一,损失惨重。
不得不说,在这次“萝卜事件”中,相当一部分人的素质让人不敢恭维,贪图小利毫无公德意识不说,顺手牵羊更是突破了道德底线。对于这样的行径,社会舆论给予了有力批判,但是,如果仅仅把焦点放到这个层面,则忽略了这一事件背后另一层面的问题。
一个农民种80多亩蔬菜,在人多地少的河南算一个农业大户。但是即使这样的大户,也对市场缺乏判断能力,眼睁睁看着辛苦一年栽培的成果变成一钱不值任人取用的免费福利。
再看一则新闻:安徽省界首市今年萝卜大丰收,因担心滞销,分管副市长刘新兴亲自上阵,带着十几箱萝卜来合肥闹市区吆喝探路。同样是在河南,兰考县的副县长在5、6年前就因带领农民进京卖大米而广为人知。
今年以来,内蒙甘肃等地土豆销路不畅的新闻,引发了全社会对于菜贱伤农的关注。农业部、商业部等积极采取措施帮助解决内蒙古土豆促销问题,内蒙古当地也在10月初紧急出台措施,给各省的商务厅发通知,请他们到内蒙古紧急采购,尽可能减小农民的损失。
有人说,卖菜是菜农和买家之间的市场行为,政府不应过多干预,这话有一定道理:政府不应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价格,也不必把滞销的蔬菜一口买断。但这不意味着政府在这其中无事可做。种植户多是平头小户,把握信息不畅,经营可能落后于市场反应。相关部门理应在市场信息、销售渠道等方面有所作为,让农民在市场的风浪中辨清方向。
然而吊诡的是,一边是农民卖菜难,另一边却是城市菜价居高不下,公众对物价意见颇多。以萝卜事件为例,收购价仅 4、5分钱而市场价却在6角钱上下,十多倍差距从何而来?细细探究,涨价带来的利润,被消耗在了高昂的物流成本以及繁多的中间环节当中,农民不但没有得利,反因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价格不上涨,负担进一步加重。这样的事实,让人痛心,也令人困惑。
如何减轻农民的负担,如何保障农产品保质保价,这些问题,考验着政府的服务能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