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点:社保资金救市无异于饮鸩止渴
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日说,地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政府预算余额需要考虑开设投资途径,像全国社保基金一样进行投资。就养老金入市问题,证监会正在与各有关部门沟通,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12月18日《新京报》)
就在上周,上证十年划上了一个完整的圆。如果某人在十年前买入一支股票,并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持有,那么他所得到的回报,很有可能是零红利、零增长,算上这十年的累计通胀率,亏损在一半以上。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急速扩容的股市,它就像一个不断圈钱的抽水机,中小股民的利益始终没有被放在首要保护的位置。
应该说,证监会新主席上台后,无论是规范市场操作还是加强上市公司治理,都让股民有所期待。证监会此番推动社保资金入市,应该也是基于提振市场信心的救市考虑。但是,公众对于社保资金入市,却普遍充满了忧虑,“如果股市不改圈钱职能,证监会不将工作放在保护投资者方面,养老金入市就是圈完你现在的钱,再吃掉你养老的钱。”
社保资金入市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当然是风险太大,而社保资金必须是安全第一,A股重融资轻回报的特色不改,社保资金因此大幅亏损,将是社会无法承受之重;另一个问题则是,如此庞大的社保资金入市,也有悖于市场的自由和公平竞争,甚至会带来政府对私人经济的操控或绑架。事实上,即便是有相对完善资本市场的美国,个人将养老金投入股市增值已是普遍选择,但联邦社保基金也是禁止入市的。更何况,是我们这样“鳄鱼进去壁虎出来”的市场呢?
不错,过去10年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年均投资收益率达到9.17%,但这并不是“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例子”。必须强调的是,主要由公民缴费构成的地方社保基金,与主要由中央拨款构成的全国社保基金,拥有本质的不同。全国社保基金主要是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对应的是政府投入责任,而地方社保基金则是社保支出的根本,对应的是公民社保权益。全国社保基金如果亏损,还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拨款等方式解决,可公民缴费构成的地方社保基金一旦亏损,难道又去提高缴费标准吗?
某种程度上,社保资金入市恐怕不是双赢,而是饮鸩止渴。对股市来说,巨额社保资金进入,充其量只是增加了一个可以购买超低价股的大户,制度痼疾不变,普通股民利益依然得不到保障,无法分享上市公司的发展成果。就社保资金保值增值而言,股市风险会让社保资金的“兜底性”受到考验,而公民的养命钱是不容许我们随意试错的,必须十分谨慎、异常保守。要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借鉴美国做法,财政部门可特别发行专供社保基金购买的债券,利率随市场利率变化而水涨船高。换言之,应该由政府财政来为社保基金保值增值保驾护航。
发表评论